写景作文教学之管见

写景作文教学之管见

ID:3118221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写景作文教学之管见_第1页
写景作文教学之管见_第2页
写景作文教学之管见_第3页
写景作文教学之管见_第4页
资源描述:

《写景作文教学之管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写景作文教学之管见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重头戏,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写景作文是初中作文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文体。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写景作文?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在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时,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树尖上的雪,把山坡上的雪写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把阳光照耀下的山比作害羞的小姑娘……这些恰当的比拟,无不来自敏锐的观察、独到而细致入微的

2、目光,其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抓住景物的特征  (一)抓住景物的形状、色彩等方面进行描写。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就有许多精彩的描写,本文开头写到: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这个片断开头不仅引出了说明对象,而且总领全文。课文从荔枝的外壳说起,照应了“壳如红缯”句;写果实,从壳膜写起,照应了“膜如紫绡”句;写果肉,照应了“莹白如冰雪”。这个片断作者抓住荔枝的形状和色彩进行了描写,突出了荔枝的特

3、点。4  (二)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在写济南的水时,作者用了澄清、蓝汪汪、清亮、真绿、蓝水晶等词语突出济南的水的神韵,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以上这些片断告诉我们,要写好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形状、色彩、神韵等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并不是在写每样景物时,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  三、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采取由高到低、由

4、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顺序。例如:《济南的冬天》作者在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写景顺序为: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由高到底)。而《春》的第七段“迎春图”则是由物到人。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种植物,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四、展开合理的想象

5、和联想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朱自清的《春》一文就有好多这样的描写,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4就是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盛开、互不相让的动态。再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由花色和花香联想到果实累累,可谓春华秋实。又如:“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句从嗅觉的角度细腻地描写了春风

6、的味道。可谓色、香、味俱全,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五、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比如:《济南的冬天》一文,通览全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如课文开头通过三组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又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等,作者通过优美的意境,表达赞美的真情。课文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呼应,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

7、的喜爱、赞美之情,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六、巧用修辞手法  (一)巧用比喻,生动形象。例如《春》一文,写花的鲜艳,不直接说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充分激活读者的想象力。又如《济南的冬天》里,把济南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号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恰到好处。  (二)运用对比,突出特征。例如《石榴》一文把石榴与别的树木对比,如将别的树木在夏日“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与石榴“4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8、”进行对比,突出它“可爱”的特征;将石榴与人们赞颂较多的梅、杨柳进行对比,突出石榴的“奇崛而枯瘠”、“清新而不柔媚”,从外形到内在的风骨都描写得很生动。  (三)运用排比,增强气势。如《春》一文里,写花多,写春雨,还有课文结尾赞美春天时,都用到了排比,既强调了内容,加强了气势,又给文章增色添彩,真是一举两得。  (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