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 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b卷)

专题十二 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b卷)

ID:31185149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专题十二  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b卷)_第1页
专题十二  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b卷)_第2页
专题十二  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b卷)_第3页
专题十二  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b卷)_第4页
专题十二  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b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二 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b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题十二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B卷)  2012年10月15日至18日,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在恩施州调研。读材料回答1~2题。  1.王国生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把握建设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机遇,进一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加快试验区建设步伐。其中蕴含的唯物论道理是()  ①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③认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重大的指导作用④人们在实践中要有所建树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针对恩施州相对落后的状

2、况,王国生要求恩施州各级干部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①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坚持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的原则④以科学理论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随着时间的推移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预言破产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尽管科学家考古发现证明,2012年12月21日只是玛雅历法一个周期的终点,并不是人类文明的终点,但仍有很多人相信末日论,“末日产品”、“末日旅游”6如

3、火如荼,只有2012年12月22日的到来,才能宣告布莱恩?达莫托的《2012玛雅末日》彻底破产。上述材料表明()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④无限变化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是可知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该哲学家所说的水同恩施高中学生饮用的“天池山”牌纯净“水”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5.夏季达沃

4、斯论坛2012年9月11日至13日在中国天津召开,达沃斯论坛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每次论坛的主题不同,但一直贯穿一个宗旨,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创新、面向青年。这说明()  A.事物处于绝对运动状态  B.事物处于绝对静止状态  C.事物的性质是不变的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6.6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理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多分辨率、三位对地球的描述,也可以说就是虚拟地球。下面对数字地球

5、说法错误的是()  A.“数字地球”一经我们的创造就便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以外  B.“数字地球”的出现说明“真实地球”已经被我们打上深深的烙印  C.“数字地球”相对应“真实地球”而言,只是我们形象化的想象  D.“数字地球”的出现凸显了人类的本质能力,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7.2012年8月针对经济增长持续回落的状况,财政、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通过稳定经济增长,达到稳效益、防风险的目的。如进一步下调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这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说明意识具有()  A.主动创造性B.目的

6、性和计划性  C.自觉选择性D.客观物质性  8.关于右面的漫画,有人认为画的是鸭子,有人认为画的是兔子,也有人认为画的既是鸭子又是兔子。由此可见()  A.人的意识受主体因素的制约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虚幻的反映  C.人的认识受社会实践水平制约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能动性反映往往不一致  9.6亚洲有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但现代人如何在亚洲大陆出现,又是如何进化的,科学界对此还知之甚少,科学家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2012年3月,中澳科学家在云南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的“马鹿洞人”。专家认为“马鹿洞人”可能代表东亚地区一种

7、未知的已灭绝的古代人群,目前正在确认。这说明()  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③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④实践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10.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达芬奇:“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塞纳克:“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对上述分析正确的是()  ①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都是形而上学的做法,必须坚决反对②真理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上述说法是否是真理应该因人而异③实践是检验认

8、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他人经验与自身无关④知识构成、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等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会有所不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以行而求知”“行其所不知以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