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ID:31185151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_第1页
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_第2页
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_第3页
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德育培养。作为教师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教师在课堂行进中,在对学生德育渗透的同时,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素质差异、个性特点。另一方面要从不同方位、换位思考学生所处不同环境。教师力争做到即传授文化知识了,又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了。最终达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接轨。  【关键词】德育培养重视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69-01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

2、父母眼里的掌上明珠,是爷爷奶奶的重点呵护对象,是亲朋好友常常关爱的话题。他们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不怎么注重,至于对孩子的德育培养,仿佛在他们心中还为期过早。从孩子幼小的模糊记忆里,到他们朦胧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把家长的关心看成顺从;把家长的恩爱当成了理所当然;把家长的宽容理解为以“我”事从。最终,孩子在家长心中,变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主旋律。然而,当孩子迈入了学校这一片广阔天地,容于集体生活之中,众多学生在一起学习。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关心集体、平等待人,要求学生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学校的大家庭输导与

3、自己的小家庭教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反差”。4  在学生幼小的、似懂非懂的、对与错的思想相互交替中,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千差万别。不同的学生家庭熏陶不同,学生道德情操、个性差异很大,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而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品格,因为那样,讲起课来轻松愉快、师生互动自如,教师都期盼大多数学生能够跟上老师的思路。然而,有部分学生相差很多,对自己德育要求距老师的要求相差甚远。把老师的循序善诱当作软弱可欺;把老师的耐心引导归结为“?哩?嗦”;把老师的严密的逻辑推理当作可听也可以不听的儿戏。更有甚者在课

4、堂上还时尔发出那不该发出的诡秘声音。当教师纠正其现象不当或限时改正之时,那叛逆者的眼神,总能拿出一些不成规矩的理由来避护自己应付老师,把老师的指教当作挑惕;把老师的引导划为多余;把老师耐心诱导当作爱管闲事。这样即打乱了老师授课的思路;也搅乱了学生们正与教师合作进行严密推理的逻辑思维。教师知道什么是课堂上主要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是课堂上不应出现的问题。但是,问题出来了,必须进行德育渗透,做为珍惜课堂的45分钟的老师,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快刀斩乱麻,明确指出次要问题下课去解决,上课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堂是神圣的,那么

5、多求知的眼睛,在伶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赏识着教师字斟句酌的抑扬顿挫的演说与数学、物理上的推导公式。教师怎能舍得那课堂的分分秒秒去审视那些与学习无关紧要的事情?问题不及时处理,学生的思想疙瘩又解不开,矛盾不化解又会发生冲突。无论发生的冲突是大还是小,教师必须以最省时、最有效的办法,把激化起的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培养。4  不要小看课堂行进过程中的波浪曲,学生那据理力争的神态,学生那咄咄逼人的情绪和那寸土必争的架势,教师看到此情反馈的第一印象就是“压住火”,驱散火药味,熄灭导火索。待情绪稳定之后在

6、定夺,然后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态度让学生握手言和。也许有的人认为:是不是教师课堂上对学生要求不严或者个别老师没有驾驭课堂的能力?种种的揣测与带有责备的感叹者们,你也许是急于求成、望子成龙的家长;也许你是历经苍桑的耕耘者,或许您是研究教育教学的决策人……我在泥泞的洼地中走过,(班级几乎没有优秀学生)我也曾站在高高的山顶力挽狂澜地耕耘过;(那班级优秀学生稍稍多些)。我在教育阵地耕耕27年,什么样的学生我都领教过。不能把各式各样的幼苗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德育应渗透到每节课程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栋梁与烧火棍的用

7、途不一样,但它们的价值不可比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根火柴可以点燃火舰。一块香蕉皮可在不经意中使人迭倒。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正负作用不同,不可忽视。  退一步想,把学校缩小到一个家庭。父母每天都与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两个人呵护一个孩子的氛围里,孩子的天真无邪、幼稚可笑、无理取闹、大喊大叫的情景,旁观者能说父母没有威严、驾驭不了一个孩子吗?4  任课教师每天都在与学生们探究知识的推理过程,归纳解决疑难问题的重点、难点,申明教学目的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先天素质与后天

8、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孩子的幼小心灵深处,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心中深深的埋下了对世俗的看法与观点。教师对学生的后天教育尤为重要。需要潜移默化地慢慢辅导。有的教师善于用伟人的事迹鞭策学生;有的教师善于用身教胜于言教的方式感染学生;有的教师用激趣的方式善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还有的教师用严格的作业去要求学生。不管用哪种方式和方法。那种不弃不舍的精神,激励着师生们每天有探索不完的知识,有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