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

浅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

ID:31190476

大小:7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_第1页
浅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_第2页
浅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_第3页
浅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扌商要: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个分支。近年來,随着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以及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更新有所滞后,推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构建全新的政府会计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阐述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基本情况及改革难点,为进一步改进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提出建议。关键词:财政总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牛制一、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基础(-)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基础《财政总

2、预算会计制度》规定: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虽然在《V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暂行补充规定》中明确对个别事项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但对其他债务都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m尽管收付实现制是各国主要采取的核算基础,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來“新公共管理”(NPM)运动推动卜•,已有不少国家在政府预算会计中运用了权责发生制。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实践表明,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对支持绩效导向的政府预算改革,鉴别财政风险及改进政府对长期资产管理等有重要作用。(-)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分析1、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角度来讲。为满足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近年来,财政部陆续进行了

3、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等方面的改革,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难以适应改革的需要。例如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取消了原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的开户,行政事业单位只能以代理银行转來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或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确认收入,确认时没有货币资金的流入。在确认支出时,由于资金不再通过行政事业单位支付,而是直接收到相关的货物或服务,收付实现制就根本无法及时处理此类事项。2、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讲。收付实现制只能核算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而对于核算当期已经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债务核算则无能为力。这便导致了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仅仅核算了“直接

4、显性负债”,而对于一些占重要地位的“隐性的、或有的债务”则无法核算,这些债务主要包括担保的外债、社保基金缺I」、金融机构呆坏账等。此外,收付实现制虽然利于管理者清楚现金流动情况,但收付实现制通常在“坏结杲发生Z后”才进行计量和确认,会计信息往往存在“滞后”和“狭窄”,管理者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对将要产生的财政风险没有起到预警和防范意识,此时的会计对于财政风险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信息功能。3、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来讲。由于收付实现制强调的是货币资金的实收实付,收入与成本部配比,对于跨期的收支,不能及时入账,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信息反映不真实,不利于财政资金的监督与管理

5、。最后,从目前的形式來讲,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财政资金的流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财政部门拨入各预算单位的资金不再表现为货币资金,在会计的处理上表现为资产或费用的增加,对应会计科目表现为收入的增加。二、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方向长期以來财政总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基础,若有经营性业务,则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财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财政总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原则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有必要对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否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研究。根据我国公共组织所处的会计坏境特征和会计基础的特点,在推进我国预算管理和

6、会计改革时,根据公共治理提高政府绩效的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⑵(-)权责发生制的优越性1、权责发生制能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特定会计期间有关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相对丁•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更能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特定会计期间有关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因为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和支出是否已经发生为标准來确认本期收入和支岀,对于当期应付未付职工工资、采购材料等能及时入账。因此能准确反映单位的财务信息,提高了会计信息透明度,体现单位预算管理业绩和工作效率。2、有利于解决年终结转财务处理问题。预算单位由于存在当年预算已经安排但未及时开支的情况,如果财政部

7、门将资金留给单位使用,实行权责发生制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问题。一方面增加当年的收入,另一方面增加项财政部门的应收款项;第二年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恢复指标,相应冲减对财政部门的应收款项。3、权责发生制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的需要。随着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实施,有效预防行政事业单位在途资金和闲置浪费的出现,采用权责发生制有利于及时反映与确认应收未收及应付未付的收支信息,大大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提高政府的工作绩效。(-)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1、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多元化,权责发生制很难完全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行政单位、财政全额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