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13《东汉的兴亡》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13《东汉的兴亡》课件 新人教版

ID:31207516

大小:15.12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1-07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13《东汉的兴亡》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13《东汉的兴亡》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13《东汉的兴亡》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13《东汉的兴亡》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13《东汉的兴亡》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13《东汉的兴亡》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乐此不疲披荆斩棘危在旦夕举足轻重有志者事竟成成语大赛你知道这些成语的出处吗?东汉的兴亡第13课学习目标1、了解东汉的建立;2、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3、知道东汉衰亡的原因。斩荆棘光武中兴重振大汉第一篇章西汉王朝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王莽篡政东汉王朝公元25年西汉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问题愈加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刘姓皇统在社会上开始逐步丧失威望。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因遵行“推恩令”,到他父亲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刘秀参与了王莽的新朝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光复了汉政权。东汉的建立时间开国之君都城公元

2、25年刘秀光武帝洛阳光武帝亲自参加过推翻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亲身体验到农民的巨大力量,他会怎样治理国家呢?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时间全国户籍人口东汉初年1000多万光武帝时2100多万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它们的出现有哪些原因?1、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3、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3、重用人才;4、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合作探究戚宦争黄巾起义汉室危急第二篇章观察表格,你能发现哪些问题?皇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少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废帝即位年19岁10岁满月13岁幼11岁2岁8岁15岁12岁17岁卒年33岁27岁2岁32岁8月卒30岁3岁9岁36岁34岁6月废“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汉顺帝末年的一首童谣这些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2、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起义时

4、间领导人组织结果公元184年张角太平道失败影视剧中的张角西汉王朝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王莽篡政东汉王朝公元25年军阀割据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建立东汉的衰败建立:措施:结果:公元25年,刘秀,以洛阳为都城(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2.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太平道当堂小结1.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通过哪种方式建立汉朝政权的()A.农民起义B.世

5、袭继承C.谋权纂位D.联盟征战A训练反馈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结合所学历史和地理知识,想一想这么称呼的原因应该是()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D训练反馈3.灭亡西汉的是()A.刘秀B.张角C.王莽D.王匡C训练反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