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ID:31226405

大小:11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7

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3页
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4页
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和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医学院校通识教育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医学院校通识教育在理念、制度、课程设置和师资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为此,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调查了广东地区五所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现状,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刘宇珊(1978-),女,广东梅州人,广州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广东广州51018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通识

2、教育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A065,项目主持人:刘宇珊)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79-03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19世纪20年代末,美国博德因学院帕卡德教授首度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历经近两个世纪对通识教育概念和内涵的探讨与争论,目前被大部分学者认可的广义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即指大学教育应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

3、也包括非专业教育。9  一、医学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  医学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服务对象是“人”,目标是保障人的生命和健康,涉及对生命价值的判断,不仅要求医生具备高超的医术,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加强医学生通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需求的重要着眼点。  21世纪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柳叶刀》杂志上展望未来百年医学发展时指出:未来的医学教育要求医学卫生人才不仅有医学职业的胜任力,还要掌握运用知识、批判性思维、注重伦理行为和公共卫生体系领导的能力。2001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4、》也明确提出,医学教育要加强文、理、医的相互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医德医术的培养,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看出,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对医学院校推行通识教育提出了明晰的要求。  结合国内外对医学人才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医学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通识教育首先要培养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然后才是肩负医学使命的未来医者;第二,通识教育应培养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熟悉医学,还应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第三,通识教育要培养医学生阅读写作、语言表达、独立思考、价值判断等基本能力,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  二、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9 

5、 我国通识教育起步较晚,自1999年算起,通识教育在国内高校开展刚好十五年。这期间,通识教育在医学院校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笔者组织课题组对广东地区五所医学院校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部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0份,有效回收率为96%。问卷调查对象为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广州医科大学等五所高校的医学生(除中山大学为综合性院校外,其他四所为独立建制高校)。访谈对象为这五所高校的部分医学生、教务及学生管理人员。问卷内容主要围

6、绕医学生对现行通识教育的了解程度、对通识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满意度等,并在访谈中着重对以上内容进行深入讨论。结果如下:  1.医学生对通识教育的了解程度。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推行已15年,但医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和教学要求的了解程度还是不高(见表1)。访谈中,医学生反映学校较少进行通识教育的宣传,他们一般按照教学要求参加课程的修读,而较少关注是否属于通识教育课程。在访谈中也发现,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校方对通识教育宣传的重视程度要比其他四所高校要高,学生对通识教育的了解相对其他高校就要好一些。9  2.医学生

7、对通识课程的满意度。在满意度调查中,医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最低,仅为2.56分;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也仅仅是在一般评价水平左右徘徊(见表2,满意度调查采用里克特量表5点正向计分法)。访谈结果反映,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满意度相对综合性大学低,认为现行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比例过重,通识选修课比例太低,如调研的大部分院校通识选修课比例还不到10%;且学科分布不均衡。访谈中还谈到,教师素质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方式的选择与教学效果;同时,专业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和通识教育相关配套制度建立也是影响课程质量的原因。  三、医学院

8、校通识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2009年起,中山大学作为国内通识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依托综合性大学强大的学科优势进行了全校性的通识教育改革。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