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五结合”的训练模式

论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五结合”的训练模式

ID:31226827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论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五结合”的训练模式_第1页
论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五结合”的训练模式_第2页
论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五结合”的训练模式_第3页
论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五结合”的训练模式_第4页
论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五结合”的训练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五结合”的训练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五结合”的训练模式  [摘要]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要素之一。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学生实际,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探索并形成了演讲与口才教学与心理素质训练相结合、与实际岗位需要相结合、与拓展知识训练相结合、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与丰富语言训练相结合的“五结合”训练模式,有效提高了该门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高职口才训练五结合模式  [作者简介]谭永平(1959-),男,广西乐业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副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

2、校教学科研管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58-02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口才能力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培养高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是增强其社会适应性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普遍开设了“演讲与口才”7课程。但由于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该门课程教学

3、成效不大,这是影响和制约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成了有关学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团队在实施专业及课程一体化综合教学改革的推动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学生实际,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探索并形成了演讲与口才教学与心理素质训练相结合、与实际岗位需要相结合、与拓展知识训练相结合、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与丰富语言训练相结合的“五结合”训练模式,有效提高了该门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  在我国,由于高职办学的历史不长,

4、因此,在有关课程的建设上,大多还是本科教材的翻版,许多高职院校所用的“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材也是如此,强调的是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突出的是理论性、知识性和系统性,过多地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其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联系不是很直接,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高职学生的学习往往又比较功利,如果觉得所学的东西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大,其学习的积极性就受到影响。  (二)忽视核心能力和关键素质的培养  实践证明,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一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众人面前讲话要沉着镇定,充满信心;二是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语言,这是表达的“源头活水”;三是要有

5、良好的思维能力,即思维要有深度、广度等。这些都是影响口头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形成的核心要素,而这些核心要素的学习和训练在当前高职“演讲与口才”7课程的教学中却往往被忽视,演讲课变成了教师的口才表演课,由于忽视学生核心能力和关键素质的培养,其结果是学生知道但做不到。  (三)教学方法和模式单一,忽视实践和应用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演讲与口才能力的形成是通过反复实践、反复训练而达到的。而目前不少“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按照传统的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基本都是“满堂灌”,学生练得少。由于忽视实践

6、应用训练,学生看起来似乎掌握了相当的口才理论知识,但由于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口才训练过少,多数学生并未将其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和理论真正转化为内在能力。  二、“演讲与口才”课程“五结合”训练模式  (一)课程教学与心理素质训练相结合  拥有自信心是口语表达成功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我们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不敢当众讲话或当众讲话非常紧张。这说明当前高职学生缺乏自信心、怯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而且成为口才训练的最大障碍。因此,要有效进行口才训练,就必须首先消除学生缺乏自信心、怯场等心理障碍。为此,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读到说、由非正式场合到正式场合、由

7、个体到团体的原则,例如可先让学生在课外开展一对一交流,再到课内进行小组讨论发言、在全班轮流宣读学习有关文件、在全班对有关问题进行发言(要先引导学生做充分准备)等。  (二)训练内容要与实际岗位需要相结合7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特点之一就是职业性,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以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尤其是适应相应专业职业岗位工作需要的人才。作为培养高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载体的“演讲与口才”课程,要增强其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教学的内容必须与实际应用相契合。为此,一是要加强对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口语表达和

8、沟通能力进行调研,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