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基础德育教育的渗透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基础德育教育的渗透

ID:3122762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基础德育教育的渗透_第1页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基础德育教育的渗透_第2页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基础德育教育的渗透_第3页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基础德育教育的渗透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基础德育教育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基础德育教育的渗透  摘要:本文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基础德育教育的渗透。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在教学的过程中用心体会课文中的德育因素,用文质兼美的作品中的品德情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和陶冶。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从基础文明和道德规则教育入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文以载道”,语文教学历来重视“育人”。《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使学生受

2、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已经被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提出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充分发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文中形象的感染力,将道德原则渗透到学生的心灵,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让我总结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教会学生做事的责任心和义务感4  1.立志勤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谈谈自己美好的梦想。这一过程可以在教学《理想》一文时进行,课

3、堂上的拓展延伸使学生从文本提升到个人。问题设计“你的理想是什么?”或“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学生有了奋斗目标才会努力去实现它,也才会对学业有积极的态度,专心并致力于自己的学业,千方百计地把它做好。  2.勤劳俭朴。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本内容使学生懂得勤而不惰,俭而不奢。理解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取得成就。如在教学《我的第一本书》时,理解乔元贞的好学和家庭的贫困。他小时候是第一名,长大后却成了走街串巷的小商贩,生活的贫穷使他失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了解“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了当时贫困的现状

4、。于是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了勤俭节约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的意识。  二、教给学生待人的尊重与友善  1.尊老爱幼。《大道之行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大同社会的美德让学生学会谦恭有礼,对人有爱心。从《背影》中理解父爱,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在《散步》一文感悟道德责任。  2.诚信友善。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一课时,陈元方对父亲朋友的不守诺言、没有礼节直言不讳,使学生懂得诚信的重要性。真心诚意待人是立身之本,小到不说谎、守时,大到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都是诚信的表现。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揣摩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5、乐而乐”的范仲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4的鲁迅,他们教给学生的是忧国忧民之心。朗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感受诗人以死殉国的坚强意志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内心。这些鲜活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渗透到了学生的心灵。  3.关心集体。《伟大的悲剧》中斯科特和他的队员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值得所有的人去崇敬。而《斑羚飞渡》一文也从动物的种群利益出发,老年斑羚为挽救年轻斑羚搭起了生命的长虹,这种集体主义精神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给学生树立了集体主义精神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

6、关系。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1.热爱生命。基础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珍爱生命,追求自我提高,积极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生活要求。《热爱生命》一文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真理,敬畏我们的生命,相信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紧紧相依,和我们的生命结成最紧密的“联盟”,我们就会感受到生命的剽悍与强大。  2.勇敢坚毅。《走一步,再走一步》使学生学会勇敢面对挫折和战胜困难,充满自信心和旺盛的斗志;《送东阳马生序》使学生懂得珍惜优越的条件刻苦读书,完善自我;学校《百名会中好少年》的评选活动使学生努力争做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7、,也是同学们学习效仿的典范。  3.求实创新。作文就是做人,作文是学生的真实经历和真情实感的体现,需要求实创新的精神,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过程。鲁迅说:“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需要进步的思想与崇高人格。”4他的进步思想和崇高的人格影响几代人。力求作文内容健康,积极向上,那么学生就具有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使学生能够在优美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深受启发,养成良好的品德。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他强调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