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法应用

小学生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法应用

ID:3122791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小学生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法应用_第1页
小学生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法应用_第2页
小学生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法应用_第3页
小学生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法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法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生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法应用  摘要:趣味阅读法迎合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于提高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就趣味阅读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阅读  小学生对一些新鲜事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不自主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此时学习就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怎样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书籍的海洋中遨游?教师可进行巧妙的引导,利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快乐阅读。  1.结合汉字的特点与形体构造进行教学 

2、 阅读是学习汉字的有效途径。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生僻字,这些生僻字学习就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汉字的特点和形体构造规律教学,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字形与含义存在紧密的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汉字构造法,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汉字知识及形体构造规律来认识和理解汉字,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秋”字当中,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会形字,左边的“禾”指的是农作物,“火”4代表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字形结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字形及其含

3、义,分析一些生僻字的含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分析生僻字的含义,再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产生一种猜的兴趣。  2.在阅读的过程中穿插一些趣闻逸事  小学生对于人物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符合他们好奇心浓郁的特征。在这一方面上,教师在介绍文章背景和作者生平的过程,可以介绍作者的一些趣闻逸事,通过这些故事化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于作者及课文内容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苏东坡的一些词句的时候,教师可以讲一些“三苏”的故事,如当年苏洵、苏轼、苏澈一起到京城赶考,主考官是当时的大文豪欧阳修,他发现一篇气势恢宏、引述精辟的文章,这应该是考试的第一名,但是他认为这篇文章是当时参加考

4、试的自己的学生曾巩的文章,为了避嫌他将该文章改为第二名,拆开试卷以后却发现该文章是苏轼写的,将第一名变成第二名,对苏轼是不公平的,为此欧阳修后悔不已,而苏轼却没有责怪过欧阳修。这样的故事,既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又能激起学生对作者的兴趣,学生对苏轼的印象将更加深刻。  3.讲解阅读内容的时候要旁征博引4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课文的内容、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为了让讲解的过程更加生动,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旁征博引,启发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人物的思想性格。比如,学习《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时候,收集其他方面的与《草船借箭》有关联的内容,说明诸葛亮的聪

5、明才智。草船借箭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个故事,教师在引用其他文章的时候,也应该以三国时期的故事作为引申的内容,并且还应该与故事的主人公诸葛亮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可以将学习的内容扩展到《隆中对》当中,诸葛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管仲、乐毅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都辅佐自己的国主称霸一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能臣良将,这说明诸葛亮想寻一明主,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接下来的一句是“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正是因为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才赢得了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忠心耿耿。这样,学生就对诸葛亮的“临表涕零”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

6、解,学生学习的时候也能体会到诸葛亮的忠心与伟大。  4.阅读教学结束时要巧推荐  小学生阅读的天地应该是很宽广的,课本上的文章应是孩子学习知识,掌握方法,陶冶情操等诸多方面能力形成的载体。孩子的成长,阅读内容绝不仅限于此,教师在对课本上的文章分析完毕后,应该适时巧妙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推荐,从而让学生的读趣更浓。如在教完《沉香救母》一文时,可把《宝莲灯》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带着兴趣与问题来读,这样既让学生对故事有了完整的了解,也对沉香的人物形象印象更为深刻。在课堂上妙趣横生的阅读教学的帮助下,教师对文本内容课外延伸的有效推荐,对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无疑是锦上添花。  凡是成功

7、的教学课,都是一堂有滋有味的教学,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收集资料、不断创新,做到传统教学方式与新的教学方法的统一和协调,教学与思想的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为学生奉献一堂讲解精彩、内容丰富的阅读课。4  参考文献:  [1]余存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共同化倾向――尽早开始阅读、大量阅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3).  [2]汪南军.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冈西实验小学)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