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ID:31252613

大小:59.1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7

上传者:U-991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_第1页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_第2页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_第3页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_第4页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摘要: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我国1990-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以此说明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此时期内,即投资的增加会导致经济增长快于投资的增长。但人们往往会更多的关注投资的规模,而对投资的结构考虑不足。因此,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保持一定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前提下,也应该不断提升投资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以此来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1702不论是在理论研究或者是在具体的经济增长的实践中,相比于劳动力、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及制度创新等其他要素而言,资本积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我们可以发现,在经济学经典著作中对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不计其数,其中大部分经济学家或者学者都将资本积累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作为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 对经济增长作用更为直接和显著,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一直作为各国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首要手段,是宏观调控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并不是决定者与被决定者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通过投资的两大效应作用于经济增长,即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相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水平决定着GDP中用于投资的规模和水平,亦即经济增长为投资的扩张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1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图1所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18942.1亿元,与1990年相比超出约50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也较为迅速,与经济增长的趋势总体保持一致,由1990年的4517亿元迅速增至2012年的374694.74亿元。图11990-2012我国GDP和固定资产投资FI时间趋势图(单位:亿元)目前来说,相关资料文献大部分运用计量经济学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下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了较统一的三种看法:(1)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没有投资就没有经济的增长;(2)经济增长是资本形成的决定因素,快速的资本形成是由快速的经济增长水平决定的;(3)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些建设性 的观点有利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模型建立,也为我们在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和方法论的依据。2理论基础和模型的构建与分析2.1理论基础根据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用支出法核算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时,通常会用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等指标来综合衡量。固定资产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其他形式的投资而言是巨大的。根据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西方经济学中主要介绍了投资乘数理论、加速原理等。投资乘数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提出,凯恩斯加以利用,该理论认为投资的增长将会引起扩大的数倍的GDP的增加。加速原理由法国经济学家阿夫塔利昂提出,该理论认为当产量或收入增加时,投资是加速增加的。“投资乘数理论”与“加速原理”所要说明的问题侧重点虽有不同,但本质上都说明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只不过是“投资乘数理论”说明了投资的轻微变动何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说明了收入的轻微变动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对于某一个的国家而言,投资乘数和加速数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究竟是投资乘数占主导地位还是加速数占主导地位,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选择我国1990-2012年 的相关数据,通过拟合计量模型,以此来确定该时期内是投资乘数理论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还是加速数原理发挥了较大的作用。2.2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2.2.1数据来源经查阅《中国统计年鉴2013》(1990-2012)得到相关数据。本文采用GDP(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增长的指标,FI(固定资产投资,FixedInvestment)作为衡量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指标,以1990年的不变价格进行折算,消除价格因素对GDP和FI的影响,以此来更好地反映数据之间的的相关性。2.2.2模型的估计、检验与调整(1)葛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以看出,当显著性水平a二0.05,取滞后长度为1、2、3、4时,均拒绝原假设,即近些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均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前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者。(2)数学模型的建立。①初步建立模型图21990-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y与固定资产投资x相关图如图2相关图表明,国内生产总值y与固定资产投资额x存在较明显的曲线关系。因此现将函数初步设定为对数模型,本文对固定资产投资额X进行自然对数变换,用lnx来表示,即: t二B0+Bllnxt+£t其中t为地区生产总值,Xt为固定资产投资额,为随机误差项。由EViews最小二乘计算结果可知:t=-71729.04+11022.171nxtT=(-13.4975)(20.9724)R2=0.95442=0.9523DW=0.49522439.84142②模型的检验。1)经济意义的检验。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lnxt前的系数为正值,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固定资产投资x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y将平均增长110.2217亿元。2)统计推断检验。从回归结果看,可决系数R2=09544,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即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95.44%都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决定的;系数显著性检验:给定a=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2=21时得临界值2.080,由于解释变量的t值大于临界值,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3)计量经济学检验。取显著性水平a=0.05,观察DW值可以看出,因为n=23,k=2,取显著性水平a=0.05时,查表得dL=l.257,dU=l.437,而0<0.4952=DW表1对数模型的偏相关系数检验从中可以看出,对数模型的第1期偏相关系数的直方块 超过了虚线部分,存在着一阶自相关。也验证了DW检验的结果,我们考虑采用广义差分法进行调整。(1)自相关性的调整。加入AR项后,可以发现估计过程经过8次迭代后收敛:P1的估计值分别为0.7556,并且t检验显著,说明对数模型确实存在一阶自相关性。调整后模型的DW=1.5079,n=23,k=2,取显著性水平a=0.05时,查表得dL=l.257,dU=l.437,而d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