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下身子教书

俯下身子教书

ID:31270735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俯下身子教书_第1页
俯下身子教书_第2页
俯下身子教书_第3页
俯下身子教书_第4页
俯下身子教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俯下身子教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俯下身子教书  【摘要】“俯下身子教书”指教师的课堂设计,要求教师能想学生所想,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教学;教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倡导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俯下身子教书”,抛弃师道尊严,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需求,不歧视,不主观,以达成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  很多人认为,这是在强调教师的亲切与随和,宽容与理解,公平和公正。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俯下身子教书”直指教师的课堂设计,要求教师能想学生所想,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帮

2、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能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暴露他们的问题,能原汁原味地再现教师思考的过程以供学生提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真正尊重了学生的需求,“俯下身子”也才有了其学科和学问的价值。  一、备课时主动试深浅,冷暖自知  著名特级教师徐振雄曾说过:“我要求自己上课前必须反复朗读课文,朗读、默读、读全文、读重点句段,虽不能烂熟于心,也要做到确有所感,确有所悟,至少在课文的某些方面有个人的体会。”5在教学前,教师首先得自己用心去体味文字运用之妙、篇章构思之巧、情感表达之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后才能带领学

3、生在文章的精彩处重锤敲打,才能有意识地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进而为学生解决疑难架桥铺路。  笔者在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总觉得“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中的“怅”字有些费思量,很多工具书上对“怅”的解释大多为“失意”“不痛快”,那么,面对色彩绚丽、生机勃勃、辽阔壮观的湘江秋景,青年毛泽东为何有这样的情感?与全词慷慨豪放的感情基调似有不符!如此向下追问,我有了一些个人的体悟:有着远大抱负、心怀天下的青年毛泽东面对广袤宇宙叹息人之渺小、生之短暂;面对当时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何去何从的问题,面对

4、灾难深重的中国大地和劳苦大众,作者的复杂心情可想而知,一个“怅”字,的确有含蓄难尽之意。是担忧,更有关切;是失意,更有希冀;是怅叹,更有担当。“怅”可以说是全词构思关节点,一个“怅”字,由景入情,抒发胸中深沉的心事。“怅”字是全词情感的转折点,词作开篇激昂,由“怅”字转入短时间的惆怅低沉,继而引发沉静回忆、寻觅答案,最后再有寻找到答案的坚定和高亢。词作下片正是在“怅想”“慨叹”基础上的自我寻找和自我肯定!  基于这样的感悟,我认为,这应是课堂处理的关节点,也会是学生的存疑点,因此,教学中,在和学生一起领略了湘

5、江秋景图的魅力之后,特意留出时间让学生对词作上片质疑,果然,学生的问题大多指向“怅”字释义、情感以及“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在词中的作用等。这时,我再次引导学生从词人独立寒秋,看湘江北去的形象,眼前景物特点、时代背景等方面体察作者的内心,理解毛泽东的复杂情怀,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下片的学习,水到渠成。  “俯下身子”5,做一个亲历阅读的先行者,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激发学生!这“俯下的身子”也才会让人觉得平和亲切而可信赖、可追从!  二、上课前设法探底细,疑难了然  教学的本质是“学习”,是学生的学习,

6、教育的本质是以生为本,课改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那我将说影响学习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而最近几年听课,笔者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因为赶课时,或者因为自己已经对教学内容了然于胸,所以常常打铃后立即开讲,一言堂,听听天花乱坠,激动人心,但下课后学生却不知所学;也有老师常常导入后立即讨论,虽然也布置了预习,但由于预习要求宽泛,缺少抓手,往往一节语文课上完了,讨论了一大堆问

7、题,可是学生还没有读过课文。没有阅读,哪来对话?没有对话,哪来了解与感悟、探寻与深入?语文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的培养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重视预习,甚至拿出课上时间给学生进行原汁原味的阅读,非常必要!可以让学生边读边写评注,可以让学生提问,教师收集学生的问题,整合后再讨论;也可以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通过个体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的流程来实现对学情的把握,对疑难点的重锤敲打。教学中,教师的功夫不仅是会解决疑难,更应是会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问题并陪伴学生解决问题。  三、授课时确保重过

8、程,思维攻关  有一位著名数学家说过这样一段话:“5有时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来问老师,老师第二天就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给学生看,这样好不好?当然好,完成了老师的责任,但如果能让学生看一下老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迂回曲折的思索过程,让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看到了、学到了老师怎样思索,怎样失败,而又怎样成功的过程是相当有益的。”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展示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过程,尽管有时候这些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