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注释补正

《赤壁赋》注释补正

ID:3127877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赤壁赋》注释补正_第1页
《赤壁赋》注释补正_第2页
《赤壁赋》注释补正_第3页
《赤壁赋》注释补正_第4页
资源描述:

《《赤壁赋》注释补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赤壁赋》注释补正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41-01  苏东坡的《赤壁赋》是入选各类教材的保留篇目,笔者现考证容易疏漏的几个字句,以就教于大家。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粟,教材几未作注。盖以为作“谷粒”、“米粒”解,无需再注。成语“沧海一粟”即出自苏轼语“渺沧海之一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汉大成语大词典》及一些古籍译注,“沧海一粟”通常被释为大海中的一颗谷子。  从事理上分析,大海不是农田,怎么可能生长出谷粒?“粟”解作“谷粒”显然不对,“粟”应指“沙粒”。 

2、 原来,“沙”和“粟”,本是一声之转,古亦通用。如《管子?地员》:“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是说剽土的下一等土壤是五种沙土。五种沙土的性状,细碎得有如粉尘飞动。“粟”由谷粒之类的意义引申为指颗粒如粟之物。如《宋史演义》:“大众都疑是甚么佳果,至开箧出视,乃是粟金葡萄小架,上缀大珠百余粒……”粟金,小粒金子。既然沙粒如粟,故粟可以指沙。沙粟有时连用。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运入皮肤,始如蚊蚤咬成赤点,或如沙粟,瘾疹风癍之类。”《普济方》:“李梅汤,浴儿辟温恶气,疗百病去皮肤沙粟。”《灵台秘苑》:“4丑日扫地扬沙粟暴贵。”

3、中华书局出版的《实用大字典》“粟”的第四义项是“沙也”,《康熙字典》“粟”字条也有“沙谓之粟”的解释。据此,“沧海一粟”当是说大海中的一粒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粟”的第三义项是“像粟一样的小粒东西”,又比喻微小,并以苏轼此句为例,但没有明确指出“粟”就是“沙”,未免遗憾。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抱,大多教材亦未作注。抱,作“抱持”、“怀抱”义否?  按,“抱”应为“守”、“守候”,与“抱持”、“怀抱”义别。《老子》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河上公注:抱,守也。《庄子?盗跎》“抱其天乎”,成玄英注:抱,守

4、也。“抱”与“关”连用,抱关者,守门者也。《后汉书?朱景王杜马刘传坚马列传论》“下多抱关之怨”,李贤注:抱关,谓守门者。“抱”与“守”连用,如:《建炎杂记》“令四司人吏抱守终夕至于达旦”,《太平治迹统类》“天下抱守忠义者”,“抱”即“守”也。成语“抱残守缺”出自东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抱残守缺”意谓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陈旧。抱,即守。  查《说文?手部》:“抱,?或从包”。《玄应音义》卷四注引《通俗文》:“手把曰抱”。然“抱明月而长终”之“抱”释为双手“抱持”义却未为

5、确诂,应为“守”、“守候”义。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分析,“守”、“守候”为静态动词,“抱持”、“怀抱”为动态动词。观《赤壁赋》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里,“吾生”与“长江”,“须臾”与“无穷”,在对象之不同、时间之长短方面进行对比;“挟”与“抱”4,则在情状之动静方面进行对比,把内心之不平揭示得淋漓尽致。“抱”,释为静态动词“守”,“守候”更妥帖。  另,观下文“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一句,这是苏子对“客”悲观情绪的劝慰,劝慰客不必“守月”,因为月时圆时缺,但终于不会消损和增长,若视为字面意义上的“抱月”则令人费解了。  3渺

6、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渺渺,悠远的样子。此义不差。然“渺”、“眇”是古今字,“渺”同“眇”,在注释中却几未提及。  查《说文?目部》,眇,一目小也。从目、从少,少亦声。人之视远必眇其目,故引申为远。《慧琳音义》卷八十六“眇藐”注:眇,远也,小也。兼有“远”与“小”义。《庄子?庚桑楚》“不厌深眇而已矣”,成玄英疏:眇,远也。《文选?曹植〈七启〉》“眇天际而高居”,李周翰注:眇,远貌。  事实上,苏子“渺渺兮予怀”化用的是屈原《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句,按,“渺”,古作“眇”。道光时吾吴虞山顾湘(翠岚)收集前人篆刻四

7、印,其一印“眇眇兮予怀”,“渺”,亦作“眇”。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指出:眇,字亦变作渺。王念孙疏证《管子?内业》篇云:渺渺乎如穷无极,“渺”与“眇”同。  “眇眇”叠用,为《楚辞》恒语,皆训远。其例如:《九章?悲回风》“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又曰“穆眇眇之无垠兮”,《七谏?哀命》“日眇眇而既远”,《九怀?蓄英》“微霜兮眇眇”,《九思?逢尤》“世既卓兮远眇眇”。又,晋陆机《文赋》“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4,唐朱放《送温台》“眇眇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眇眇,亦为“远”义。《广雅?释训》:“眇眇,远也。”  综上所述,“

8、渺渺”当补注为:悠远的样子,渺,同眇。  参考文献:  [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