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视域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初探

人才培养视域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初探

ID:31279355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人才培养视域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初探_第1页
人才培养视域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初探_第2页
人才培养视域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初探_第3页
人才培养视域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初探_第4页
人才培养视域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视域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才培养视域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初探  摘要:国内理工科院校中,有的人文教育缺失较为严重。要认识到人文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意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实际困难。在理工科院校开展中医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水准,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人才;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当前,有的理工科院校中,人文教育缺失较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阐述了人文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实际困难。通过在理工科院校开展中医

2、文化教育的探索,希望对致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学科是以观察、分析及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哲学、文学、艺术、历史、语言等)和知识的总称。  陈平原说:“在今天这个时代,需要理解我们的真实处境和发展路向,有所坚持,也有所创新。我坚信,当眼下五光十色浮华侈靡的大幕退去,学术重归平静,人文学科应该是最能站得住的。大学作为一个知识共同体,需要专业技能,也需要文化理想。对于营建校园氛围、塑造大学风貌、体现精神价值,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文学科。”5  十年来,通过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增加了,而相应的教育措施、内容及方法有时没有跟上,

3、本已捉襟见肘的人文教育,更加难以为继。从泼熊事件到马加爵案,一个个事件,激起一波又一波的讨论。这些个案,无不反映出部分学生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水准的低下,人文教育缺位,信仰缺失。社会大环境中,一部分人笃信唯科学论,有时忽视人文学科对人精神信仰方面的塑造作用,忽视了“只有人文学,才能帮助我们面对和克服现代化社会的精神危机”。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  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有些理工科院校存在人文教育较为缺失的问题。这与当时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有一定关系。比如清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过程中,清华大学人文学科被拆分,成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以清华大学为例,清华国学四大导师梁启超、王

4、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一批文史哲大师先后汇聚清华大学。曾经实力雄厚的人文学科,经过调整,变得默默无闻。1978年后,清华大学重建文科。重建这么多年,暂时也难以重振雄风。2012年10月,即院系调整60年后,人文学院才正式重新揭牌。实力超群的清华,恢复起来尚且如此之难,可以想象其他院校的实际困难。  也是从彼时开始,社会上“重理工、轻人文”的意识逐渐浓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影响甚广,也甚深远。以致目前,学文科的学生多被认为是那些学不好数理化的“笨学生”5。同时,除了高考这根指挥棒之外,就业导向也加重了这种状况。文科学生不好就业,文史哲专业的学生有的改行,否则难以找到工作。人文科

5、学在现实社会中成了花瓶和摆设。经济大潮中,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人文学科,有的或被束之高阁,或偏于一隅,勉强生存。人文学科的一度衰落,直接造成了高校中的困境,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借助传统中医药文化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尝试和探索  人文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医易同源,中医药理论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当时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反映了其他文化的成果,反过来也为其他文化提供营养物质。传统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哲学思想又有临床与生活实践相依托,一直伴随着中国文化不断前行

6、,尽管有时踌躇踯躅,但是从没有脱节。不同于西方现代医学,中医既能用来诊断、治疗疾病,又能起到维护肌体健康的作用。同时,也是生活方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中。运用得当,不仅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而且能够起到调节心理,指导人们社会活动的作用。  中医药文化适合作为一个突破口,成为进行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伤寒论?序》中提出,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些医学知识,以便“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懂得一定的健康常识对家人、对社会、对自己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中医强调“天人合一”5、注重整体,补泻兼顾、注重病人感受和外在症状表现。中医学以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为前

7、提,提倡清心寡欲,慈悲为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以蓄养身心之浩然正气,达到健体延年之目的;中医学以阴阳为核心,教人守持中庸之道,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不可过分,诸如此类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均能在学习中医相关知识过程中得到体现。因此,中医类课程的设置,不仅能够教导学生熟悉中医、理解中医,还能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  从2010年开始,笔者在电子科技大学先后开设了《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概览》与《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