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智、真实、艺术”的评价

追求“理智、真实、艺术”的评价

ID:3128107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追求“理智、真实、艺术”的评价_第1页
追求“理智、真实、艺术”的评价_第2页
追求“理智、真实、艺术”的评价_第3页
追求“理智、真实、艺术”的评价_第4页
资源描述:

《追求“理智、真实、艺术”的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追求“理智、真实、艺术”的评价  爱你的孩子,要给予孩子鼓励和赞扬,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在赏识教育日益为家长和老师们接受的今天,表扬、夸赞孩子的教育方式,大家都已经基本认可并用于日常教育中。这是教育观念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有些家把赏识教育误解为只能给予表扬与肯定,担心批评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更有的家长给孩子塑造虚假的完美形象,没有客观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这样片面的赏识是令人担忧的。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孩子的评价应该是正反两方面的,既要鼓励孩子的长处,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也要帮助孩子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行为和习惯作出调整。  

2、一、理智评价――接受孩子胜过表扬孩子  爱可以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有些人认为,经常表扬孩子,孩子会拥有自信。其实,学会理智的看待孩子,接受孩子比一味的表扬与赞赏孩子更重要。当孩子知道妈妈能够接受一个完整的自己时,他才自信。如果只是表扬,滥用表扬,会让孩子不去注意活动本身给他带来的快乐,而是从别人的表扬中寻找满足。  接受你的孩子,因为每个生命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也许你的孩子天生不能成为运动健将或音乐家,不要盲目地用一大堆的赞赏去将成人的梦想强加在他的身上。如今的孩子,群体意识不强,适应能力差,很大程度是因为家长几乎天天在对孩

3、子进行着“不同凡响的”教育,“一颗不平凡的种子”早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发芽,怎么愿意“委曲求全”4地主动适应他人呢?培养孩子“平凡”的意识,让他清楚地了解自己,也许,将来他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机械师。  二、真实评价――接受批评胜过回避评价  和很多成年人一样,孩子们往往也喜欢听表扬而反感批评。法国心理学家高顿教授通过一项专题研究证实,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数对批评“避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态度。那么,家长和老师该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呢。  1、教育孩子心平气和地接受他人的批评。教育孩子,当然应该坚持表扬为主,

4、但每个孩子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我们说要允许孩子犯错,但要在孩子出现错误时及时指正,不妨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让孩子既听到正面肯定,也听到反面的批评,知道批评不是别人对自己的刁难和否定,只是帮助自己及时修正行为。但要注意的是,对孩子的批评要语气温和,分析中肯,在批评中以表扬为前提。  著名的教育陶行之先生曾经用四块糖批评过一个用泥块砸同学的孩子:  某一天陶行之先生无意看到有一个孩子用泥块砸人,就及时制止了他,并要求他放学后到办公室来一次。放学后,陶先生把他领进屋,给了他第一块糖,首先表扬了孩子的遵守时间和约定。接着陶先生又给了

5、孩子第二块糖,表扬他能够在老师制止的时候及时停止砸人的行为,表示他很尊重师长。当孩子在等待先生的批评时,接下来,却拿到了第三块糖,原来陶先生了解到孩子是因为同学欺负女生,才出手砸人的,表扬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孩子。这是,孩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说:“4校长,我错了,你批评我吧,我不该打同学,不能接受你的奖励。”陶先生笑了,又拿出了第四块糖,结束了这次批评。  2、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对于孩子的批评也许并不只是来自于老师或家长,当孩子日渐接触社会,会听到更多的赞许或批评,也许这些评价并不完全客观,但要教育孩子,不论批评有多尖锐、多不中听

6、,你都应该认真倾听。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其中也许确实有几分道理,最后能够虚心予以接受。从而让孩子慢慢明白:对他人的批评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且也是完善自我的必要方法。  3、允许作出解释。批评的施与者并不一定了解孩子的行为,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允许孩子对不符的事实作出解释,甚至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补充全部的事实,养成孩子在虚心接受他人批评的同时,能对误解作出辩解,而不是虚假地表示接受。但同也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不是推卸本来应该负的责任。  4、尊重孩子人格,对被批评者一视同仁。有的孩子经常被老师批评,会被冠

7、以“坏孩子“的帽子,甚至班级了发生了东西被损坏等不好的事情,孩子们会马上联想到一定是某某做的。这样的批评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也破坏了孩子们的友谊和是非的认识,久而久之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逆反心理。所以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批评除了要客观公正外,还要做到尊重孩子的人格,尽量避免在集体面前否定孩子的行为,在批评中不要贬低孩子,就事论事,不给孩子帖“坏孩子”之类的灰色标签,不因孩子某一行为的偏差而对孩子有偏见。  三、艺术评价――全面评价胜过片面评价4  心理学家哈洛克曾经做过一项奖惩混合的比较研究.哈洛克选择了许多数学程度相同的学生,将他

8、们分为四组.在第一组上课时,每次都表扬优秀者.第二组正好相反,批评成绩差的孩子。第三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但让他们知道第一组和第二组每天发生的情形.第四组安排在别的地方,不使他们知道其他三组每天的情形,对他们的成绩既不赞扬也不谴责.实验的结果是受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