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肉瘤6例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复习

滑膜肉瘤6例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复习

ID:31284243

大小:56.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滑膜肉瘤6例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复习_第1页
滑膜肉瘤6例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复习_第2页
滑膜肉瘤6例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复习_第3页
滑膜肉瘤6例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复习_第4页
滑膜肉瘤6例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滑膜肉瘤6例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滑膜肉瘤6例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复习【摘要】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并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例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6例滑膜肉瘤中5例为双相型,1例为单相型。组织病理学观察表现为具有一定程度上皮分化的间叶组织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上皮和间质标记阳性。结论滑膜肉瘤是一种临床和遗传学上独特的病变,确诊需要常规病理学观察并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关键词】滑膜肉瘤;诊断;鉴别诊断滑膜肉瘤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并不来源于滑膜或向滑膜方向分化,而是一种形态、临床和遗传学上独特的病变,

2、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80%以上起源于四肢深部软组织,表现为肿物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常生长缓慢,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1]o现将我院收治的6名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12年间在本院病理科常规病理检查的6例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染色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2结果21一般资料本组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5767岁。4例发生于四肢,1例发生于腹股沟,1例发生于胭窝。5例为原发1例为术后一年复发,病史2个

3、月到8年不等,2例伴有疼痛,其中5例影像学检查为软组织内结节状肿物,肿瘤长径2rilcmo22病理学资料221大体标本观察6例术后手术标本均为境界较清楚的结节状肿块,大小为直径24cm到11X8X6cm,切面灰黄灰白色,质地不等,部分伴有出血、坏死和囊性变。222组织病理学观察本组6例病例中,双相型5例,单相型1例。双相型滑膜肉瘤具有上皮和梭形细胞成分,两者比例不定。上皮样细胞体积较大,边界清晰,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深染,核较大,空泡状,核仁明显并可见核分裂象,细胞排列成实性、索状,漩涡状或巢状(图1),有时形成腺泡状或腺管样腔隙(图2),有的

4、以腺体为主要结构(图3)o梭形肿瘤细胞相对较小,具有一致性,细胞界限不清,核椭圆形,浅染,核仁不明显,胞质稀少。单相型滑膜肉瘤常只有梭形细胞成分(图4)[2]o223免疫组织化学观察6例病例均表达CD99、Bel2、Vim,4例表达EMA,ck的表达均为灶性阳性,3例S100局灶阳性,而Des、CD34在所有病例均阴性。3讨论31病因及发病机制无特异性易感因素,具有特征性染色体易位t(x;18)(pll;qll)32临床特征滑膜肉瘤是一种形态、临床和遗传学上独特的病变,与滑膜无关。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80%以上起源于四肢深部软组织,〈5%起源于关节

5、或关节囊内,发病年龄从出生至89岁,但主要发生于年轻人,男性多见,常生长缓慢,病程平均2〜4年,有的病史20年,一般表现为肿物伴有或不伴有疼痛,某些肿瘤影像学检查发现有不规则钙化。33组织学特征滑膜肉瘤有双相型和单相型,双相型具有上皮和梭形细胞成分,两者比例不定,单相型常只含有梭形细胞成分。免疫表型上瘤组织对间叶组织和上皮组织的标记抗体呈双相表达,间叶组织标记抗体Vim梭形细胞表达阳性率73%~80%,上皮细胞亦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上皮细胞标记抗体CK和EMA阳性率为80%~96%和70%~100%。另外,所有滑膜肉瘤均弥漫表达Bel2,62%的滑

6、膜肉瘤表达CD99.30%滑膜肉瘤表达S100o34鉴别诊断低分化型和单相型滑膜肉瘤病理诊断较困难,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3]o341纤维肉瘤单相型滑膜肉瘤分化差时需与纤维肉瘤鉴别。免疫组化纤维肉瘤Vim+,但CK、EMA。342转移性腺癌滑膜肉瘤上皮细胞分化区域可形成腺样腔隙,有时以腺体为主要结构,与腺癌相似,但滑膜肉瘤在上皮细胞性周围有梭形细胞,二者间可见过渡现象,免疫组化腺癌Vim阴性,CEA弥漫强阳性,滑膜肉瘤Vim+,CEA灶性阳性且阳性较弱。343无色素性黑色素瘤单相上皮型的滑膜肉瘤细胞呈巢状结构,胞浆较丰富,易误诊为无色素性黑色素瘤,但

7、黑色素瘤的瘤细胞多形性和核的异型性更明显,核仁肥大,核分裂像也更多见,免疫:滑膜肉瘤Vim+,EMA+,恶性黑色素瘤HMB45+,S100+o344血管外皮瘤滑膜肉瘤可有部分区域富于扩张血管,梭形瘤细胞可围绕血管排列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但只要多取材一定可找到其他结构。参考文献[1]ChristopherD,KrishnanU,FredrikMWorldHea1thOrganiza.tionclassificationoftumoursPathologyandgeneticsoftumoursofSoftTissueandBonelyon:IARCP

8、ress,2006,7.[2]StephenSDiagnosticSurgicalPathology第3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