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浅谈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ID:3128796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_第1页
浅谈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_第2页
浅谈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_第3页
浅谈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_第4页
浅谈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也是当前课改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我们应该为之去创造、去耕耘。总结近几年的语文阅读教学经验,我发现链接课内外――课内有效得法,课外有效实践延伸,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兴趣激发,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年轻人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的火药的导火索。由此可见,激发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1.开篇引趣,激发好学之乐  审题入手,巧设悬念。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学生

2、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审题并巧立悬念,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底细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课文的内容。比如,教学北师大版第五册《电话的发明》一课时,让学生读题后,我设疑:“贝尔是怎么发明电话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我就顺势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学生兴趣盎然。  2.品读插趣,升华情感5  语文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在特定的语境下,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美感情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作者所描写的语境中,感悟文本中作者的语言,体验其内心感受,在品读课文时,我插入一些有趣的教学环节:绘画、舞蹈、音乐渲染、表演课本剧、多媒体运用等,这些形式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并促进其情感的升华

3、。如:教学北师大版第六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在学生的理解、感悟春天的小兴安岭,充满了生机,充满着生命的气息。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小兴安岭的图、文、声、象并茂的画面,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领学生感悟文本语言,升华了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感。  二、课内得法,实现阅读教学有效性  学生是教学对象,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上,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在阅读教学中,要从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见于书,入于目,发于心

4、,出于口,真正读懂课文,获得读书的能力。  1.明确预习要求,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积极倡导学生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发扬学生个性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学生预习的充分、合理、高效,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就高,学习期望也高,这必然促使教师更多地去研究课堂,使我们的课堂高效、精彩。同时,教师也能从中得到自我成长。预习指导的具体操作:生字的预习应该抓住重点字词对音形义,设计一些识记的小窍门,巧设质疑,引领学生研读课文、揣摩表达方法,对文中表达精妙的词句、语段引导学生

5、细细品味、揣摩,让学生尝试提前解决问题,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地熏染。  2.探究教学过程,有效处理教学内容5  (1)以读为本,实现学生自主探究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打开一篇文章的进钥匙。“读”可审美,“读”可怡情,“读”可发展语言。读的方式很多,如:齐读、默读、自由读、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另外,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还可根据课文类型、文体的不同适当采取“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沉浸文本的情境中。例如,我教学北师大版第五册《老北

6、京的春天》这课在读的方面下了一番工夫。初读时,我就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文中介绍了春节的哪些风俗习惯?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之后品读些这些句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最后,在学生深入感悟后,再一次引导学生情真意切、情感饱满地朗读全文。  (2)精读精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一阶段是阅读教学的主体阶段,我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阅读,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进行分析、评价。教师的“精析”是要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端,对教学内容敢于大胆取舍,善于突出重点。教师要抓住重点,从整合入手,精

7、心设计教法,有问题开路,引导学生精读细听,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敏感程度。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第七册《尊严》一课时,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巧设问题:“5默读课文,想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画一画描写他表现的语句,写一写读后感。”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年轻人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有关词句。我抓住这些重点部分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等多种形式投入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到年轻人是个有尊严的人。同时,捕捉语言文字中的语感火花,读出感情来。  三、链接课外知识,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