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ID:31289735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方法_第1页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方法_第2页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方法_第3页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方法_第4页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摘要:在开展高中化学新课改的过程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化学思维方式,掌握一定的化学分析方法,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素养、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化学学科知识繁多,单靠死记硬背很难学好化学,这就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协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化学概念,把握化学规律。然而,从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来看,未能真正开展化学方法教育,而且学生也不能很好地运用多种化学科学方法来研究和学习。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若干种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方法,而且通过具体的化学内容来验证,希望这些研究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2、 一、通过化学发展史进行科学方法渗透  从化学发展史来看,也是科学方法论的发展过程。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化学科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材料,从而向学生展示化学概念以及定律。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研究者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且还能够让学生理解在化学发展过程中隐含的相关假说、验证、推理以及分析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研方法。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范例,而且还潜移默化地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启迪学生具备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二、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科学方法渗透5  在高中化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有趣的

3、化学事实或者实验现象可以转变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比如,在教授“盐类的水解”的过程中,明矾净水的作用及原理仿佛成为定论。大部分文献都接受了是Al3+水解而生成了Al(OH)3胶体。但是,在学生开展该实验的过程中,将明矾加入到蒸馏水中,但是在所得到的溶液中却没有发生丁达尔现象,这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向学生重点提出研究课题:探究明矾净水的向原理。学生可以先猜想相关原理、设置实验计划,并开展实验。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向未含HCO3-的水中加入明矾,通过加热促进水解,直到沸腾,然后冷却到室温状态,在此过程中溶液也未发生丁达尔现象。学生会明白如果水中没有适量的HC

4、O3-,Al3+就不会水解,也不会生成Al(OH)3胶体(Al3+的水解常数比较小:Kh=7.3×10-6),所以也不能使水澄清。但是,通常河水中涵盖了少量的HCO3-,它能够与明矾溶解所形成的Al3+产生双水解现象:Al3++3HCO3-=Al(OH)3↓+3CO2↑,生成了絮状的Al(OH)3载滞河水中的悬浮物,形成了沉降,使水澄清。  三、协作学习5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和交流相关化学知识,从而成了这些学习群体中的一员,集体分析多种化学假说、理论以及观点,而且还要开展小组内协商和小组间辩论。学习者在这种协作学习模式中可以共享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智慧和方法,从而让全

5、部同学集体构建了所学知识的意义。例如在配制烧碱溶液的过程中,在水中(热溶液)加入了准确称量的NaOH固体后,即刻将其移入到容量瓶中,之后再加入蒸馏水到刻度定容。如此操作会使得NaOH溶液的浓度值正确无误、偏高、还是偏低?有的同学理解为浓度偏低,他们认为容量瓶受到了热溶液的影响,导致体积膨胀,体积在冷却到室温时复原了,因此溶液液面就会在容量瓶刻度线的上面,造成了浓度值较低。有的同学认为浓度偏高,这是因为玻璃的热膨胀率明显要低于水(溶液),在运用热溶液定容时,如果冷却到室温时,溶液液面会处在容量瓶刻度线下面,造成浓度值较高。还有的同学认为浓度值正确无误,他们认为在配置溶液的过

6、程中,热溶液和容量瓶的体积都膨胀了,而且体积在冷却到室温时均收缩了,溶液液面在容量瓶标线上没有多少变化,不会对浓度值造成影响。教师可以让每方学生来论述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听取并提出意见,而且还要讨论其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实验设计来验证,并且证明了浓度值偏高的观点是正确的。  四、借助直观教学手段来理解相关结构和理论  学者在学生构成物质的奥秘时,难以理解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微观世界。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物模型或者多媒体等),从而更好地使得他们准确地把握概念和理论。例如,从饱和链烃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碳原子间的关系是直线的,如果展示饱和链

7、烃的球棍模型,学生就不会再有错误的认识。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展示微观运动的三维动画设计和视频,从而向学生形象地展示这种微观运动。学生在观看物质的微观结构、观察在物质变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相关变化时,也会更加准确地认识微观世界,这样就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教学有效性。  五、机械照搬探究步骤,没能抓住探究教学的本质  探究教学的模式有许多种,但是大体上都涵盖以下环节:“5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获得证据(验证)、解释说明、拓展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假设以及验证,但是并不意味着在课堂上要千篇一律地重复这些步骤,而是要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