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多元主体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ID:31292136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8

多元主体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_第1页
多元主体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_第2页
多元主体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_第3页
多元主体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_第4页
多元主体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元主体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元主体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摘要:女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由于自身生理特征等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处于弱势地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只有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及个人共同努力,用人单位及时转变观念,才能有效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具体策略是:创建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学校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用人单位及时更新观念;女大学生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家长合理调整期望。  关键词:多元主体;女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

2、078-02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部分企业计划减少招聘人数,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减少。而根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在求职中经常遭遇性别歧视的女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一、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一)女大学生存在就业心理障碍8  由于女大学生自身的生理特征,以及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经常受到自卑心理、依

3、赖心理、焦虑心理、盲从心理、求实惠心理的困扰,存在就业心理障碍,对其就业、择业会带来严重的影响[1]。面对就业压力和求职中的性别歧视等各种问题,女大学生容易心理失衡,产生紧张情绪,焦虑烦躁,也有的女大学生因为受到用人单位的冷落,自尊心受挫,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没有求职应聘的勇气和信心,稍遇挫折便退缩,最终错失机会。还有一些女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社会生活知识,独立意识差,依赖心理强,缺乏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意识,不是积极准备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寄希望于家长、老师和学校,被动求职。

4、  (二)女大学生就业率低于男生且就业质量较差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在校女大学生人数直线上升,就业需求与社会就业岗位的供给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全国妇联的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2]。部分招聘单位拒绝录用女性,也有用人单位不拒绝女大学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区别对待,优先录用男生,故意提高女大学生录用标准,或者安排女大学生在技术性不强、工作环境条件较差、收入较低的岗位上,或者从事文秘等辅助性工作,导致女大学生专业相关度、薪资均低于男生、生存压力大且成长空间小。同等条件下,女大学生的就

5、业率明显低于男生,且总体就业质量相对较差。  二、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我们需要全面审视这一问题。  (一)女大学生自身8  1.就业观念落后  尽管女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有一定的转变,但大部分女大学生仍然倾向于选择稳定的职业,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根据浙江财经学院学生课题组的调查,40.12%的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14.3%的学生选择了事业单位,选择私营企业或自主创业的相对较少[3]。并且女大学生比较注重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就业期望过高,未

6、能对自身收入形成一种理性的预期,大大减少了可以选择的就业机会。  2.职业素养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获得工作的必要条件,而女大学生大多关注理论学习,不注重社会实践,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没有客观的认识,并且普遍缺乏职业技能、职业作风、职业意识等方面的训练,实际操作能力、就业适应性较差,职业素养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社会  传统上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了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率低的社会现实。无论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时

7、期,“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8等传统性别观念都存在于人们的深层意识中[4]。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可以概括为贤妻、良母,主内治家,限定了女性的活动范围和生活职责,剥夺了女性的自主精神,制约了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社会普遍不重视女性,认为女大学生要在家庭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冲突,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缺乏组织协调能力、创新精神和开拓力,不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富有挑战性的、快节奏的工作要求,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像接收男生一样接收女大学生。  (三)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作为劳

8、动力市场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地关注经济利益,而女大学生毕业后即将面临结婚、生育、抚养孩子等一系列问题,在此期间,女大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而且按照政策规定,用人单位需要报销生育费用,照常支付工资和全勤奖金,给予正常福利待遇,并且找人代替她们工作,会使得企业的运行成本增加;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女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承担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