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法律教学模式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法律教学模式分析

ID:31300239

大小:10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8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法律教学模式分析_第1页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法律教学模式分析_第2页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法律教学模式分析_第3页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法律教学模式分析_第4页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法律教学模式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法律教学模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法律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新课改下各类高校对法律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高效培养人才的社会需求。针对这一点,文章对高校法律教学模式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助于改革和完善的建议,包括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现实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转变单向灌输法律教学方法并实行互动案例式教学,对学生法律知识学习考评体系进行完善,提升教师的思想修养和教师的业务素质等几个方面,希望通过分析实现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法律教学模式问题分析建议  [作者简介]黄嵘(1982-),女,湖南衡阳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是行政管理理论

2、与实践。(河北秦皇岛0661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37-02  为了更好地教育和培养出国家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有必要对高校课程进行改革,以继承和大力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培育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使祖国的新一代主力军自觉遵守我国的法律制度,并以社会道德为最低标准来要求自己,使之拥有社会责任感,拥有终身学习观,具有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倡导新课改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国家栋梁,应遵守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自身成长,重视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等理念。7  作为新课改之一的法律教学的改革,

3、利于培育高素质、高实践能力的法律人才。法律相关课程的教学不仅是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课程,也是传播和普及各项法律条文知识的课程。法律教学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实践等诸多方面都涉及法律问题,因而法律成了学生乃至社会广大群众学习生活必备的工具。在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下,法律课程的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法制观念,而且能增强理性思考能力和提升自身的维权意识。  新课改下,各类高校对法律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用人需求。作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用型教学型的高职院校,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教育是培育学术型和专业实用型人才的

4、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即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这个目标也是新课改下对法律教学要求的目标之一。  一、现阶段法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法律课程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不仅是高职院校必须开设的课程,也是广大学生应学习的课程。不论是法律专业的学生还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学习法律课程,法律教学对法律专业的学生熟练准确掌握法律专业知识有着关键性作用,而对学习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物流、国际贸易等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进行与经济相关的法律教学有着促进他们成为综合人才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学必须以”学以致用”为教学目标,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然而

5、,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学模式仍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制定的法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常因无法落实而流于形式。7  (一)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现实不贴近  法律本身就是逻辑严密、系统庞大的一门学科。法律不仅是法制观与人生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结合的统一体,不仅能使学生明白法制社会的法治内容,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教师讲授的法律教学内容必须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关注学生对法律教学的反馈,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法律是一系列专有名字和抽象概念的集合体,要准确理解和掌握不能仅仅通过多读条文实现,需要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

6、深入浅出的讲授才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但是,一些教师仍坚持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对法律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和感受。  法律来源于人类社会的实际,也用于更好地规范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法律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能感性地触及法律现象和行为,使法律教学更有趣。但由于教师们水平有限,照本宣科式的传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脱离社会现实或者不能在社会现实中应用法律条文。  (二)法律教学方法偏重灌输  新课改下,高校法律教学模式虽然得到了一定改进,但离新课改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7  第一,在法律教学过程中,教师填鸭式灌输法律知识的方式依然存在,不

7、仅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当前的法律教学仍然以教师讲解法律知识点的形式开展,教师主导了整个教学进程,以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尽量多的法律条文。虽然这样能够形成知识讲授的体统性和条理性。但填鸭式的教学却忽视了法律知识的应用性,更忽视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感受。  第二,法律教学方法单一呆板,影响教学效果。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对法律教学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教师不得不匆匆把教学任务完成,这样的教学状态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即使不少学校引入了案例教学,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