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1_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人教版

ID:31300389

大小:1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8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基础知识。2、理解等高线的形成原理。3、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2.等高线的形成原理、地形图上中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的判读。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展示】通过图片展示我国的壮美河山,激发兴趣。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不平的,有高山,有低地,有河谷,那么如何将高

2、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和学习的‘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概念学习,夯实基础在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之前,我们先来铺垫两个知识点。【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上图,小丁和小甲两人对两座山的高度的测量方法,并提示从不同起点算,甲地的高度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由于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归纳小结】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2.自主探究学习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不平,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面地图上的呢?这就要通过等高线来表示。学生自读课文并观察P24图1.35,P25图1.36,回答等高线,等高距的概念及其特点,【

3、归纳总结】: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就是等高线,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等高距。【随堂练习】1.图中的等高距是米;2.如果B是在等高线上,那B的海拔是米;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3.如果M和N都在等高线上,M与N的相对高度是米。请同学们思考,等高线又是如何绘制到平面地图上的呢?让学生观看PPT动画,教材P24

4、图1.35,直观的理解等高线图的绘制过程【归纳总结】:将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垂直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即可绘制成等高线地形图。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那么我们可以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获取到什么信息呢?【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读图,请学生从甲乙中选择一条下山路线,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归纳总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系稀疏,坡度缓。山地的形态是各种各样的,如山顶、山谷、陡崖等,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的呢?应该如何去辨认它们呢?【课件展示】山体不同部位图片,让学生识别山体不同部位。展示长城图片,让学生回答长城一般修建在山体的什

5、么部位(山脊和山顶),并解释原因。【课件展示】让学生看“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讲解归纳】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形状及其特点。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板书设计:1.等高线、等高距一、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2.等高线的特点:闭合曲线,舒缓密陡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3.等高线图判读山体部分:

6、山脊:等高线向高数值弯曲山谷:等高线向低数值弯曲山峰:中高周低鞍部:两座山峰之间的部位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部位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