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并不等于应试能力

应试并不等于应试能力

ID:3130276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应试并不等于应试能力_第1页
应试并不等于应试能力_第2页
应试并不等于应试能力_第3页
应试并不等于应试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应试并不等于应试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试并不等于应试能力  【摘要】在考试盛行的社会中,良好的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生存技能。但现在只围绕高考转的教学只是授之以鱼并非授之以渔。要使学生在高考中语文取得好成绩,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并不能只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相反,有趣的课堂也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关键词】应试能力;语文教学;课堂;有趣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很多人都批评应试教育,批评高考,说只要高考不改革,应试教育就无法避免,素质教育也难以推进。但现在做老师要考试,公务员要考试,去某一家公司应聘要考试,升职进级也免不了考

2、试……总之,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不懂得如何应试是不行的。但应试并不等于应试能力,老师为提升学生的应该能力而教学这无可厚非,但只为应试,只围绕高考的几大题型而进行教学,这是万万不可的。应试能力是多方面的,就语文学科来说,主要包括心理素质的强弱、分析与表述问题的能力。而有趣的语文课堂则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应试时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与综合表述的能力。  一、巧设开场白,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好奇,消除他们对语文的畏惧心理,增强学生应试时的心理素质  在课堂中,好的开场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3、我在讲《方山子传》的时候就用了这样一个开场白:“同学们,听说过‘河东狮吼’4这个成语吗?”“有哪个同学愿意说一下这个成语的意思呢?”“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来源吗?”学生在电影或电视剧看到过这个成语,他们对这个成语也相当感兴趣,因此抛出这个成语就引起了他们对陈季常,也就是方山子的兴趣,有了兴趣他们才会想要弄懂文章的内容。这是培养应试能力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他所要解决的问题都存在畏惧心理,那就谈不上学生具有了应试能力。  二、回归课本,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使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与分析  语文阅读课,特别是现代文或古诗

4、文的阅读如果变成了答题技巧或答题规范的练习课,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但事实上,高中的语文课多多少少都存在这个现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觉得只引导学生单一地理解课文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弊大于利的。因此,细读文本,让学生对文章有自己的思考才是正道。例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里面有两句“可怜楼上月徘徊”以及“可怜春半不还家”,课本及教参上对于这两句的分析很笼统。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归文本,通过不断的诵读去寻找答案。  学生的回答让人惊奇。在回答为什么游子“春半不还家”会“可怜”时,有位学生是这样

5、说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总想要把最好的东西与对方分享,因此美好的时光也总是想要跟自己的爱人一同度过。试想一下,春天,花前月下,踏春谈情,这不都是相爱的男女喜欢做的事情么?可现在春天都过去一大半了,这个游子还在外面流浪,在其他人乘月而归的时候自己却只有4“碣石潇湘无限路”,有家却难归。  这虽然不是标准答案,但人情味很浓,说明学生有结合实际去思考。现代文也一样,很多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解读,如《项链》、《祝福》和《拣麦穗》等。现在的考试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个

6、性化的想法越来越受到考官的欢迎。因此让学生细读文本,课堂上适时把一两个问题抛给学生,这样既可使课堂生动有趣,又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又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这对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三、为每一节课设计一个亮点,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表述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多是早上第一二节课,这个时候学生正犯困,即使有好的开场白,如果上课太平白无奇,学生也容易昏昏欲睡。更别说学习到应试的方法与技能了。因此,为每一节课设计一个亮点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讲古文《方山子传》的时候,我设计了“方山子档案”表格:  这样一个表格类似明星的

7、档案,学生通过细心读课文就能完成。有任务,且任务并不难完成,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又可以引导学生读课文,从中筛选出答案并把答案综合表述出来。  有时候语文老师会抱怨,为什么上课的时候无论自己讲什么学生都没有响应,或许是因为我们只注重讲,而没有关注学生。虽然我们设立了目标,但这个目标没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反而让它蒙上了一层高深莫测的面纱,因此学生就不太愿意自主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反如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表述问题的能力,努力备课,为每一节课设计一个亮点,既有趣,又对提高他

8、们的应试能力有很大的作用。4  虽然并不是每一节语文课都可以上得趣味性十足,但做到根据学情设置并展示教学目标,巧设开场白,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分析文本,为每节课设计一个亮点,会使课堂更有趣,而有趣的课堂会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国肖.提升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性与学生个性化发展[J].商情,2012(10).  [2]梁党波.万文涛.应试与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