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

浅析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

ID:3130940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浅析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_第1页
浅析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_第2页
浅析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_第3页
浅析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_第4页
浅析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系统的蓬勃发展,课堂正慢慢由单纯教师讲解知识的平台转变为学生汲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完善自身人格的场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数学科目课堂更是如此。然而,数学除了有其能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之外,还有灵活、不易掌握、解题步骤繁多复杂的特点,因此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亟待提高。本文将从阐述有效教学的定义入手,以实践为依据,逐步提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

2、)07-0150-01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建设的局限,对各学科的认知还很懵懂,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尚未形成,兴趣方向还不确定,而数学解题方式灵活,对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倦怠情绪。在这样的情形下,初中数学教师能在执教过程中,必须采取特定的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确保学生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步增长。  一、有效教学的定义5  有效教学,即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最终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或解题方法,最后能取得具体的进步。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有效性高低的评价标准不是教师的课堂容量或教师做的准备,而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程度和效率,强调学生的学习过

3、程和收获。这样的设定,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必须以“以人为本”为原则,以“因材施教”为标准,对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下,本文将以实践为基础,提出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具体策略。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初中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还没有完全定型,同学与同学间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差距,而初中教学要满足大多数人对知识技能的需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制定课堂目标和教学方案时,必须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而且要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以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并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打好基

4、础。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符合要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1]  1.创设具体情境  数学是从生活实践中发掘总结而来,其知识是深奥抽象的,对应的生活情境则是具体而生动的。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具体情境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简单易行而成效显著。教师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平时生活结合,在情境中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能帮助自己深入浅出地解析数学问题和解题方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2]  例如,在讲解“中心对称”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几张描绘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形象的图片,比如花朵、太阳、五角星,并可在此时向学生问学生这些图形的共同

5、点,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耐心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5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实例,使学生对这一抽象的几何概念得到具体形象的理解。在日后的复习和答题过程中,学生回想起曾经见过的图片和自己当时的回答,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立即浮现在脑海。  2.优化课堂提问  数学课的课堂提问能促使学生参与理论化的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主要手段。而成功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深化其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精心的准备和对学生状态细致的观察,优化课堂提问的问题和方式,使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得到充分提高。而成功的课堂提问有如

6、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⑴问题难易适中  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照顾到学生普遍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可难可易的数学学科更是如此。过难而使全班同学都无法回答,或仅有几个尖子生能够回答的问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打击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过容易的问题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滋生骄傲的情绪,在听课过程中变得浮躁。这两种问题,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没有积极的帮助,甚至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5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前后连贯性,而每个章节也可以相对独立,这样的特点决定,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刚刚讲解过的知识,串联学生曾经学习过的概念和解题方法,针对课堂教学内

7、容的重点难点。这样的问题能使学生加深对刚学过的知识的印象,并加固已有的知识结构,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⑶结合学生兴趣提出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细致观察学生在听完对数学某一节知识的讲解后的表现,推测他们的兴趣点,并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能够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努力思考,使学生通过自己深入思考、应用所学知识来加深自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知识的吸收率。  3.加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学生应用知识、交流所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