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

让数学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

ID:31309483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让数学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_第1页
让数学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_第2页
让数学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_第3页
让数学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_第4页
让数学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数学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数学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  “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得变“教师加强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该受到尊重,下面就谈几点我在数学教学中的肤浅看法。  一、眼睛里要有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教师的眼里要有学生。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是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5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

3、离不开数学。再如,像水电费收取、储蓄利息的计算、日常购物等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也离不开数学。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如:在教学长正方形认识时,从生活中观察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用实物的表面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学生善于发现并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如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

4、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模型到课堂时,每个学生根据已有体验与同学交流,各抒己见,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

5、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我就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5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我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

6、识之中。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这就很自然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数学教学要循序渐进  小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学习知识要循序渐进,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的发现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解决逐渐出现的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计适度的台阶。台阶过高,学生攀登不上去,容易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心理上产生困惑感,久而久之会丧失自信心;台阶过平,难以激起学生追求知识的心理,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熟悉教材的前

7、后联系,精心设计适度的台阶。例如:在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就应让学生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②商不变的性质;③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0.56÷0.4=?再向学生提问:①这道题能直接计算吗?为什么?②5怎样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根据什么道理呢?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开动脑筋,热烈讨论,认为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即:0.56÷0.4=56÷40=1.4.围绕这一点设计具有一定台阶的针对性的练习,会使学生在复习有关旧知识时引出新知识,使学生越学

8、越有兴趣,越学越爱学。  四、教学中应注重“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是数学中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它既具有数学学科的鲜明特点,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