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ID:31310346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_第1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_第2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_第3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_第4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摘要: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实验教学的任务,并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作为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力求通过实验来加强中学物理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实验教学意义;现状分析;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21-01  物理的新课程标准展示了最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强调了科学探究实验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究,来比较自己的实验过程及结果与科学家的不同与相似之处,从而来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实

2、验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实验探究方法,通过实验来引发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物理的好方法,但是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高中物理实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1重"看实验",轻"做实验"5。随着目前许多学校对学生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教学设备也有了改进,很多高中教学都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对于一些不能用言语表示的事物和运动用多媒体的方法抽象直观地表述出来,使学生更易理解,也提高了讲课的速度,但同时对于物理实验教学来讲,这种方法只是从过去的实验是"看黑板"转化成如今的实验是"看投影",从而使原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用多媒体来代替

3、,也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了老师所给的实验的结论。  1.2重"程序化"实验,轻"自主性"思考。也有许多学校会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但学生往往是看着实验书并根据老师所讲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按部就班地机械性地操作,而不会去考虑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会去考虑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一味地去获取老师所要求得到的实验结果。  2.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角色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由重教师"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传递向综合互动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对话转变。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教学过程中学习的

4、主人是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活动要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体验中理解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成功合作、有效探究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3.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改掉以往"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活跃、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物理

5、的乐趣。5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建立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保障。要适时地赞赏每一位学生,不伤害任何一个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使学生冲破种种心理障碍,勇敢地站起来,面对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诸多能力,如:发现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等。也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双方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课堂氛围,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新局面,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辅助的新课改理念。  4.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

6、学的有效方法  4.1突出"分组实验法",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思考能力。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从而改变学生对老师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可能会产生实验现象与结论互相不一致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很容易使学生对书上的结论产生怀疑,抱有这种想法将会促进学生去追求科学真理,并会为此而做多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直到实验结果与书上一致,才会消除这种怀疑的想法,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  4.2加强"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观察和思考"是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的主要5方法之一,是思维探索的第一

7、感性材料,同时也是做实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再经过自己的思考来找出实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而且通过观察和思考,会发现一些新的结论,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里我们所说的创造性思维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发现实验所产生的现象后,更深一步的思考,来探求产生其现象的原因;二是看到实验产生的现象后,会想到它的反面;三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联想与实验现象的特点相关的事物。当学生对实验现象产生创造性思维后,就会形成极大的兴趣,主动探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