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

ID:31315658

大小:11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8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为嵁/堪称 红桧/绘画清澈/车辙泼水/调拨B.斗折/北斗 解衣/解数参差/差别穿行/行走C.教规/教学 翘首/翘尾巴未了/走了会议/会计D.沙堤/提问 新燕/大雁隧道/未遂芭蕉/琵琶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青树翠蔓 罕见 谛听 荒芜B.鳞次栉比 山岚 祈祷 招缆C.接风洗尘 贿赂 连缀 幽情D.心驰

2、神往 妩媚 狼狈 崇敬3.请分别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1)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    (生育 孕育 怀孕)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2)“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    (扬眉吐气 心驰神往 得意洋洋)!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梦。4.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5分)①山林里继续传来的声响,打乱了我的思绪。②先是从阿里山云中走出来到山下去上学的儿童。③接着有摩托声,那是上班族人员到山下上班。④随之,一群群没有看到日出的游人,

3、打着手势,相互说着话走下石阶。⑤一时之间,     声、     声、     声撕碎了阿里山的宁静。(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2)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3)请将下面的词语依次填写在第⑤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A.叽叽呱呱  B.嘻嘻哈哈  C.滴滴嘟嘟5.仿照下列画线句子的格式再续写两个句子,使它们构成一组排比句,上下文的语意一定要衔接连贯。(4分)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好书,饱含着意义深远的道理;生活是,;生活是,。6.下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

4、”之一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B.《阿里山纪行》是一篇游记,本文的作者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吴功正。C.《蓝蓝的威尼斯》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的绮丽风光,作者是马信德。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D.《钱塘湖春行》这一首七言律诗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诗歌描绘了早春

5、西湖的盎然生机。二、综合实践(6分)7.组团旅游,游客能否轻松愉悦地旅游观光,导游的作用不可或缺。为此,黄杨中学与当地媒体联合举行了“寻找最美导游”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相关题目。(1)【活动一,鉴“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词或短语表明你的现点,完成学校组织的相关调查。(温馨提示:后面的活动均围绕你的观点展开。)(1分)     的导游最美(2)【活动二,荐“美”】活动需要你推荐一位候选人,请为他写一则推荐词。(3分)要求:①必须围绕你在“活动一”中表明的观点阐述推荐理由;②必须使用排比的修辞;③不要在推荐词中出现候选人姓名;④60字左右。“最美导游”推荐

6、词(3)【活动三,赞“美”】你推荐的候选人荣获了“最美导游”称号,请写一则贺词。(2分)要求:①仿照给出的小诗进行拟写;②必须围绕你在“活动二”中表明的观点;③字数不必完全相同。导游员,只要有了你/山川大海仿佛就有了灵气/眼前景致就会多彩绚丽。“最美导游”,只要有了你/                   。三、阅读理解(44分)(一)古诗阅读。(6分)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望 岳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诗歌颔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3分)(2)诗歌尾联在写泰山巍然高耸的同时,还具有

7、什么深意?(3分)(二)文言文阅读(12分)【甲】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游黄溪记(选段)柳宗元黄溪①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