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效整合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效整合 新人教版

ID:31330868

大小:2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8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效整合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效整合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效整合 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效整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高效整合新人教版知识网络·脉络清晰

2、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知识整合·无障通达

3、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近代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方式和危害1.方式(1)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2)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剥

4、夺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4)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2.危害(1)政治上: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严重地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表现在:①领土主权遭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从英国割占香港岛到俄国割占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再到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②司法主权遭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

5、主权、关税主权、在华驻兵权。(2)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表现在:①在列强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②通过勒索赔款和提供政治贷款,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③中国的经济因依赖列强而丧失了独立地位。(3)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

6、产,如火烧圆明园。(4)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5)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一个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比较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组织拜上帝教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基督教与中国朴素平等思想相结合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三民主义彻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群众基础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

7、级革命策略孤军奋战不断暴动,孤军奋战革命统一战线;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革命前途农民政权“天朝”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性质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成果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关系演变(1)合作→对抗→再合作(2)再合作→再对抗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

8、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2.影响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形势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四、

9、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对比(19世纪上半期)[中外关联]比较项中国英国社会形态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军事力量装备陈旧,军纪败坏船坚炮利,战斗力强外交政策闭关自守殖民扩张中英贸易正当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正当贸易,英国处于入超地位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