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初探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初探

ID:3133506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初探_第1页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初探_第2页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初探_第3页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初探  【关键词】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0450-9889(2013)05A-0088-01  数学思维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我们走进学生的学习世界、面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时,却令人汗颜: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了十几年的今天,学生的学习依旧听命于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生活思维仍然停留在书本里,学生的行为方式仍然安享于别人创造的模式中。为此,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我们应该从课堂上找寻这些让我们失意的根源,努力为学生培植适合他们思维成长的土壤。  一、减少教师的束缚,让

2、学生思维多点自由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谁不允许学生犯错误,谁就将失去最富成效的教育契机。”由此,我也想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外国小学生看见鸡蛋能孵化出小鸡,误以为同样大的卵石也能孵化出小卵石,于是他便开始“孵化”卵石。此事被他的老师知道了,不过,老师并没有立即阻止、矫正他,而是“引导”他去“犯错”――让这个学生将卵石揣在最靠近身体的那一件衣服里,并要求他每天记下卵石的变化。一个月后,这位学生告诉老师:“没有任何结果。”老师并没有笑,而是认真地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孩子肯定地说:“它没有生命!”4其实这个案例中的问

3、题早有结论,但是教师却没有阻止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犯错”,虽然学生为探究这个问题花去近一个月的时间,但这个过程却让他有了一个全面思考的机会。  但与之相反的是,我们的教育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通常都是以包办或帮办的形式帮助学生快速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如某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一道应用题――“班级书橱里有一些书,第一周借出了33本,第二周借出43本,还剩22本,班级书橱里原来有多少本图书?”这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借出现象”的数学反映,只要学生略加思考,就能正确地解答,但是该教师在教学时,却是这样进行的:孩子们,我们遇到这

4、样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想到“倒推”,即用现在还剩22本,加上第二周借出的43本,再加上第一周借出的33本,一共是98本。诚然,这位教师的策略无可厚非,但他用自己的“唯一”统一了全班学生的“多样”,扼杀了学生思维的个体性。  二、打破书本的局限,让学生思维多点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实践对知识的习得是何等重要!然而在近一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依旧将学生禁锢在书本里,禁锢在试卷里,使得学生的思维因局限于书本而显得苍白。为此,我们应努力创造“让数学走向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习得真知。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5、《百分数》的教学。如果我们单从百分数的概念及其他数的转化等角度来教学,那么百分数的“应用”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思维就会局限于书本之中。为此,我在教学时,将百分数与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思维的深刻性。  请根据下表,计算出你们父母每月税后所得。4  其中一位学生家长的月收入是2525元,这个学生是这样计算的:  2525-1600=925元,925×10%=92.5元,2525-92.5=2432.5元。  另一位学生家长的月收入是2500元,他是这样计算的:  2500-1600=900元,500×5%+400×10%

6、=65元,2500-65=2435元。  在两组数据对比下,学生得到了“月收入高但经税率调整后变少”的结论,这一结论让第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计算方法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再仔细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根源:他将“925元”笼统看成“超过500~2000元的部分”,从而将这部分钱统一以“10%”计算。  三、摒弃现有的模式,让学生思维多点创新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摒弃现有模式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一种超越的契机,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在不断超越中得以优化。  例如,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一课的教学。在数学课程体系里,设置测量这

7、一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工具,进行“数学化”的工作。然而在具体实践中,许多对象的测量是很难像书本中那样“直观、有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多种变通。为此,我在进行《测量》教学时,就摒弃了“可测对象”的局限,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超越教材局限的契机:先让学生用手中小尺去测量一下容易测量的物体,如文具盒、铅笔等,让学生明白测量的意义;接着,让学生用小尺去“测量”难以测量的物体(如桌椅的高度),由于小尺的长度有限,测量的结果往往是千差万别的。于是我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准确地测量这些物品的长度,在学生思考讨论后,我与学生一道研究分析“

8、误差”4的根源,并引导他们用“替代”工具,即先用一根长线进行测量,然后再用小尺来测量这根线的长度。最后,我再呈现工程师们利用“勾股定理”等方法测量大山高度的方法,让学生的眼界与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  (责编林剑)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