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下我爱这土地中国的土地教案_设计

鲁教版九下我爱这土地中国的土地教案_设计

ID:31342252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鲁教版九下我爱这土地中国的土地教案_设计_第1页
鲁教版九下我爱这土地中国的土地教案_设计_第2页
鲁教版九下我爱这土地中国的土地教案_设计_第3页
鲁教版九下我爱这土地中国的土地教案_设计_第4页
鲁教版九下我爱这土地中国的土地教案_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下我爱这土地中国的土地教案_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构想】     《土地情诗》是本单元唯一用诗歌形式来表达对土地、对祖国深情热爱的一课,形式简洁,寓意深厚,情深意长,十分具有教育意义,尤其是其中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更是感人心魄、久唱不衰的经典名篇。对于这样的当代诗歌作品,大多数学生的感觉是“听一听,有所耳闻;看一看,字都认得;读一读,不知其可”.都知道好,却不知道好在哪里,如何欣赏。有鉴于此,我在本课的设计上确定了两个重点:一是深入领会第一首诗《我爱这土地》本身的巨大艺术魅力;二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诗歌的欣赏技巧与方法;在用浓烈的爱国情感冲击他们的灵魂的同时,也交给学生们走进现

2、当代诗歌艺术品味之门的钥匙。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力图展现三个亮点:     1.营造严肃、动人、投入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示范诵读和拓展深化诗歌主题这些环节中力争把学生带人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情境中,以自身严肃的态度引导学生向诗人、向作品致敬;同时范读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才会收到预期的课堂效果。     2.设计简单、明确,操作方便有效的诗歌欣赏环节。     这一部分设计很重要,不仅带领学生学习、欣赏“这一首”,也应该可以帮助他们欣赏今后遇到的许多首现代诗歌,所以设计上应简洁便于操作。《我爱这土地》贯穿始

3、终的就是四大环节“读”、“想”、“品”、“提”,以此来指导本课另一首诗《中国的土地》的欣赏。 3.注重深化拓展,多媒体的利用绝不可小视。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这节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中用多组图片来展现一百年来中国的历史,配之以教师简洁扼要的讲解,让学生对本课诗歌所展现的深刻情感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和提高,这是老师单纯的语音表述所达不到的。     总之,诗歌教学的设计要力图靠近诗歌本身,不要把作品放在一边空谈技巧与媒介的运用,教师本身要深入理解作品,在贯穿整节课的吟诵中带领学生走向诗歌艺术的殿

4、堂,向大师们致敬。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一、导入     PPTl(地球卫星图)放课前音乐。     大家看这张图片,看得出来是什么吗?对,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地球,这里是中国,“雄鸡一唱天下白”,这个白色的小块呢?是我们中国的宝岛——台湾。2003年,温家宝总理应邀访美,在当地的华人华侨见面会上,温总理深情地说:“台湾问题让我辗转难眠。台湾是我的乡愁,是最大的国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的一席话激起了在场所有人热烈的掌声,甚至成为第二天各大媒体报导的醒目标题。是啊,这诗一样美好动情的

5、语言触动了人们心底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为什么我的H艮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被媒体争相转载的诗句,却并非温总理原创,它早在1938年就唱响中国大地,它来自一首情诗,一首献给土地的情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感受它,来迎接一次灵魂的冲击和洗礼吧!     PPT2(课题介绍)。     (创设肃穆动人的导入环节,能有效地把学生带到诗歌欣赏的情境中去。)   二、作者、时代背景介绍   PPT3(作者介绍)。   我们在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知人论文”和“知世论文”,这样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章的理

6、解,对于诗歌也是这样。作者艾青,是我国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祖国的挚爱深情。1937年在卢沟桥打响了抗日战争第一枪后,艾青目睹了日军的铁蹄肆虐横行,整个中华大地哀鸿遍野,满目疮痍,于是他在1938年奋笔写下了这首《我爱这土地》。     (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让学生有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三、学法介绍    PPT4(欣赏技巧)。     读,通过诵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想,通过联想和想象来体会诗歌本身所具有的画面美;品,通过咀嚼语言和深人理解诗歌形象来把握诗歌丰富的意蕴美;提,通过寻找或提炼关键语句来感受诗歌深刻的

7、情感美。     (提纲挈领地让学生掌握诗歌欣赏的方法。)     四、读     1.放音乐,教师示范朗诵。     2.学生自己尝试在音乐背景中诵读。     3.共同研究什么才是好的朗读。     节奏——音乐美,音乐是美的,是因为音乐有节奏。示范第一句有节奏和无节奏的区别,然后快速读诗,大家一起说怎么划分节奏。     重音——能够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要重读,不能泛泛处理,如“悲愤的河流”等。     速度——从表现的情感来看,应该是比较深沉的,不能过快,同时部分标点也提示了语速,如“黎明”后面的省略号。     情感——有

8、些词语的感情色彩比较浓厚,如果能够在诵读时表现出来,效果会很好。如“悲愤的河流”与“无比温柔的黎明”,还有“嘶哑的喉咙”。     4.小结: 节奏、停顿、重音、速度和作者情感的把握都很重要。 PPT5(诵读技巧)。     5.全班齐读,放背景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