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地方院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ID:31357244

大小:11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9

地方院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_第1页
地方院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_第2页
地方院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_第3页
地方院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_第4页
地方院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院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方院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摘要】高校教师师德是近年来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师德建设是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的教育水平。目前,地方院校教师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扭曲;教学敷衍、教风浮躁;论文弄虚作假、学术道德失范等方面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尝试从教育、宣传、考评、监督、激励、惩处这六个方面进行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关键词】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地方院校;教师  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广大地方院校教师潜心治学、教书育人,赢得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教师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教师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与竞争意识明显增

2、强。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勇于奉献已成为这支队伍的主流。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出现道德滑坡、学术作假、教学敷衍等师德失范现象。近期极少数地方院校教师失德行为的出现,损害了地方院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为进一步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教育部研究制定了相关文件。随着该文件的出台,高校师德建设一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结合教育部出台的最新文件《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在分析目前地方院校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出一个有理论可依、有实践可循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1国内外师德机制研究现状11  在我国,“地方院校师德建设”这一

3、问题已经是历久弥新的话题之一,但在最近几年随着社会中某些教师失节现象的出现,这一话题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为全面了解本文在国内的研究现状,以“地方院校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机制”为关键词,本文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进行查阅、整理和分析,文献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纵观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几下几方面的研究上:高校师德建设研究(如何祥林等,2014)[1]、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如廖启云&穆文茹,2014;薛?P,2015)[2-3]、师德建设创新举措(如吉贻祥,2006)[4]、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如赵浚,2015;颜事龙&荣军士,2014)[5-6]。其中,对师德建

4、设机制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文献数量众多,这些研究提出从培训、宣传、考评、监督、自律等不同方面实现师德建设的完善,但不同的研究者观点各异,目前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系统性的观点。这些研究结论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和基础,同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将结合教育部出台的最新文献,进行地方院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11  国外对师德的研究相对比较细化,比如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师生关系、评价及贯彻落实等方面(Thompson,2014;Rood,2015;Qimin,2013)[7-9]。在实践中,国外高校师德建设更多的是靠各方面规定加以完善,长此以往,师德机制逐步完善,以新西兰某高校为例

5、,在教师教学方面,每个学期末每门课都要进行学生评价,学生的打分及反馈直接决定着该门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做到以学生为重;在学术方面,有硬性规定导师不能作为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不能挂名到自身并未参与的论文中;在日常工作中,也有各种对教师行为的约束,比如,教师不能随意安排任务给学生,如果需要必须给学生支付报酬等等。师德建设机制还是要落实到详实的规定中,这是师德建设机制得以形成的最根本条件。  2地方院校师德建设存在问题  地方院校师德问题仍然是目前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软肋,尤其是在近几年,部分教师的师德行为失范,个别现象较为严重,暴露了当前地方院校师德建

6、设的不完善。总体来看,地方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扭曲  通过与部分教师的交流发现,学校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部分教师能逃就逃,虽然有些教师过来参会学习,但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完全对思想政治学习心不在焉。在当前市场经济利益驱使下,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很容易出现价值观扭曲,教师职业理想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代替。据了解部分教师想方设法利用地方院校教师身份和专业优势,在校内外开办各类公司,追逐经济利益。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追求自身发展,把主要精力用在项目申报、职称评审上面,名利思想严重。  2.2教学敷衍,教

7、风浮躁  当前地方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未达到大学生满意度,就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奉献精神”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到七成的满意度,尤其是“课堂教学水平”11这一项满意度不足五成。通过与学生座谈得知,一部分教师备课不充分,照本宣科,教学方法老套;现有的师生关系仅局限于课堂上,课后基本上见不到老师,课堂之外无任何沟通。于是有学生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影响其听课积极性,进而影响其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看来,目前地方院校教师教学敷衍了事,缺乏敬业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