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随笔(二)

东欧随笔(二)

ID:3135736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东欧随笔(二)_第1页
东欧随笔(二)_第2页
东欧随笔(二)_第3页
东欧随笔(二)_第4页
资源描述:

《东欧随笔(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东欧随笔(二)  中国元素  穿行于东欧诸国,走马观花,不时能见到各种与中国有关的事物,概称之为“中国元素”。  在华沙、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我们逛了几家超市。在欧盟各国中,东欧各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相对较少。中国与欧盟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德国2014年双边贸易总额达1777.5亿美元,超过了中国与东欧诸国双边贸易额总和。其中,中波为161.9亿美元,位列第一;中保最少,只有区区18.6亿美元。上述数据,与我们进入东欧诸国超市的印象基本相一致。在我们所去过的超市中,来自中国的商品似乎并不多见,不会遇到在美国动辄会买到“MadeinChina”的商品的情况。中国商品在华沙超市尚不

2、时可见,而在索菲亚则几乎不见踪影。看来,中国与东欧各国的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东欧诸国的大街上,商业广告本来相对就较少,远逊于国内的各大城市。但是,我们还是捕捉到了一些来自中国企业的广告。其中,华为电脑、手机的广告出现得最多;其次,就是联想电脑。这也与这两家企业近年来走向世界的步子相吻合。至于其他中国企业产品的广告几乎没有见到。在华沙,充当地陪导游的中国留学生Lily告诉我们,近年来华为手机是讲究实惠的华沙人首选,其次才轮到韩国的三星,而横扫世界的iphone则几乎没有市场。当然,这种现象也与华沙人的经济收入不无关系。4  在东欧各国首都,几乎都能见到中国工商银行和

3、中国银行的营业机构以及广告。中国的银行一般都开设在市中心繁华地段,广告牌也都高高竖起,十分引人注目。金融服务总是与经济发展、贸易交往同步发展。中国的银行开始进入东欧,传递了中国与东欧各国贸易发展的信息。  在从华沙到克拉科夫的途中,我们竟然看到了路边有一家“义乌小商品批发”的广告牌。车速太快,来不及看清广告牌后面店铺的情形。但毫无疑问,义乌小商品早已走向了世界,并且也已经走进了东欧各国。在华沙城郊的路边,我们还看到悬挂着诸如“中国服装批发”、“中国百货城”和“皮鞋店”之类的汉字店招。从门口停的不少汽车看来,这些商店的生意应该不会太差。在许多旅游景点,街边货摊陈列的的木刀木

4、枪、卡通娃娃之类的儿童玩具相当眼熟,显然是来自中国的小商品。我们买得最多的是印有各地名胜的冰箱贴,虽然没有注明产地,恐怕也是出自中国的某个乡镇企业。  目前,在东欧各国都有不少中国商人,多者数万人,少者也有数千人。可惜,我们整日都在旅游景点转悠,没有见到前来经商的同胞。  华沙因有肖邦铜像而被称之为“肖邦公园”的瓦津基公园与中国的渊源颇深。18世纪下半叶,中国风一度流行于欧洲皇室和贵族阶层。当时的波兰国王将从瓦津基公园通往夏宫维兰诺夫宫的道路命名为“中国大道”,全长5千米。目前,公园正在原址重建1100米长的“中国大道”,我们路过了其中尘土飞扬的一段,见到了一块由中国五矿

5、集团树立的金属铭碑,上书“中国大道由皇家瓦津基博物馆的赞助单位出资复建”。最近,工程正在加紧进行,恐怕是为了迎接习近平主席访问波兰。4  近年来园方还与中国北京的恭王府管理机构合作,在院内修建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由于公园太大,我们没有逛到那里,无缘一睹来自中国的楼台亭阁。此外,据介绍,1958年至1970年间中美大使级会谈地点就在瓦津基公园的梅希莱维茨基宫二楼会议室。  尽管近年来前往东欧的中国游客日益增多,但是各个旅游景点一般没有中文说明,这不免给中国游客带来很大不便。但在布达佩斯巡游多瑙河的船上,扩音器里传来了中文解说,这使我们颇感意外。多瑙河上大桥横跨,两岸建筑林立

6、。简短的中文解说,让我们得以见其景,闻其名,知其事,明白了许多关于多瑙河的事情。  在保加利亚玫瑰谷的卡洛菲尔小镇,我们参观了保加利亚著名诗人、革命家博特夫纪念馆。在那里意外地看到一尊中国人为诗人树立的雕像。雕像下面有用中波两国文字书写的碑文:“赫里斯托?波特夫是一位传奇的保加利亚革命诗人和民族英雄,他的诗歌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真实感情,充满了与外国侵略者不懈斗争的革命精神。波特夫用他对自由和人权的热情激励着他的追随者们,最后他兑现了誓言,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理想。”立碑者署名为“袁熙坤”。  归来后在网上查到,这位袁熙坤先生是著名画家、雕塑家,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7、曾创作几十座世界名人雕塑作品。2014年袁熙坤先生为波特夫创作了一尊雕塑作品,安放于北京朝阳公园国际友谊林内。当时正逢中保建交65周年,正在访华的保加利亚总理参加了塑像揭幕式。卡洛菲尔小镇的那尊雕像或是根据北京的那尊作品翻模铸造的。4  在保加利亚帕韦尔巴尼亚小镇路口,有一家出售手工针织衫的小店,女店主正坐在门前的小桌旁用金属针编织围巾。我们上前与之交谈。她听说我们来自中国上海,马上就告诉我们,她女儿正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留学,学的是美术设计。语气中充满了母亲的自豪与骄傲。小店橱窗设计也不落俗套,看来是出自那位在中国留学的女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