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探究

关于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探究

ID:31358192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关于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探究_第1页
关于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探究_第2页
关于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探究_第3页
关于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探究  摘要:茶叶是全世界三大无酒精天然饮料之一,也是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流通商品。对茶园的病虫草害防治是一直以来茶叶种植的关键问题,传统中依赖于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不但破坏生态环境,也会带来病虫草害的3R(农药残留Residue、抗药性Resistance、再生增殖Resurgence)问题,导致茶叶中有毒物质指标过高。所以本文主要参考借鉴了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园的茶叶种植经验,分析了他们以生态控制为主要手段的茶园病虫草害防治方法及技术策略。  关键词:茶叶;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研究方法;技术策略

2、  一、大埔县茶园种植概况  (一)大埔县茶园概况  大埔县位于广东省梅州市,粤东边陲,拥有峰峦起伏、溪河遍布的良好自然环境,被称为是“山中之山”。作为广东省的重点产茶县,它拥有21.5万公顷的山地面积,而且县内气候温暖和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于种植茶树。2016年,大埔县更是建成了西岩山万亩茶园玻璃栈道,通过旅游业招揽大量游客来到县内参观,打造以茶为主的文化休闲路线,体现大埔县茶园生态之美。近年来,县内也在种植技术方面积极采用了多种优质栽培方法,并配合生态控制理念来培育纯天然绿色茶叶,杜绝农残超标,决心成为广东省无公害茶叶生

3、产种植的标杆县。  (二)大埔县茶园的生态系统特征与防控原理4  大埔县茶园多以乌龙茶种植为主,乌龙茶树作为多年生作物植株不高且树冠相对密集、树幅宽大,拥有四季常青的显著特征。在茶园生态系统控制环境下,新植茶园可以达到5年封园效果,形成独立的、特殊的小气候环境,使整体气候变化幅度降至最低,栽植过程相对平稳。考虑到茶园属于易于受人为干扰的大型次生生态系统,所以大埔县茶园也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生态控制技术方法来提高茶树从垦地、种植、修剪、施肥、采摘和病虫防治方面的整体效率。  大埔县茶园的病虫草害生态技术主要围绕茶园内部生态系统相关

4、因素特征而展开动态控制过程。它希望利用有效技术手段创建一个不利于病虫草害繁殖延续的生态环境提醒,同时充分发挥茶园中诸如害虫、杂草、病虫害等防治对象的因子调控作用,保证茶园生态系统的高能效、低消耗,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换言之,该县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所秉承的就是自然生态系统内动植物物种丰富且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所以它也被称为“茶园中的动态平衡体系”。这种体系可以对外界变化环境及内部种群波动形成较强的制约性与适应性,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希望达到一种能够为系统内所有生物环境所接受的既经济核算、又友善和谐的生态标准

5、。同时,也按照园内茶树的生长发育阶段来实行茶树病虫草害生态优化管理[1]。  二、大埔县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的技术策略4  如上文所述,大埔县茶园在种植乌龙茶树时讲求生态动态控制,基于各个关键因子对茶园病虫草害群落进行分析调控,实现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完美优化。就这一原则,本文主要探讨大埔县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的5点技术策略。  (一)走农业防治基础路线  重视农艺、走农业防治基础路线也是沿袭传统,首先在选育和推广阶段就明确茶树树种优化程序,做到合理重施基肥并配合适量追肥。在大埔县茶园所采用的是叶面肥,它基于对病虫草害的分布动态理

6、解之上,在采茶期间分批多次进行,并对茶树进行合理修剪,抑制插葱中芽叶病虫草害的频繁发生。再一方面,也要抓住茶园越冬期,做好越冬期预防工作,实现综合防治方针。在越冬期实施茶园浅耕、中耕不翻土策略,做到合理及时的除草和覆草,保护茶树安全越冬。  (二)实施生物多样性管理  要实施茶园内部的生物多样性管理,强化茶园自我的自然调控能力,同时有效保护和巧妙利用天地资源,展开以生物为主的防治策略,全程不用化学农药来调控病虫草害的繁衍速度。具体来说,就是要为寄生性天敌昆虫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例如在茶园周围种草植树,创造茶树、害虫和天敌昆虫三

7、位一体的生态防治通讯机制,再结合人工助迁、微生物治虫、生物农药等等结束来保护天敌昆虫,做到纯粹的生态平衡维持。  (三)采用物理机械配合生态控制系统  物理机械配合生态控制系统是有效利用了病虫草害的生物学习性,比如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生态光照灯等等来吸引和捕杀病虫害生物,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防治效果。  (四)严控茶叶农药残留4  采用健康无农药生物制剂、矿物制剂来防治产园内病虫草害,强化生态预测预报功能,并在适当时期对症下药,针对不同茶树品种实施不同药剂,同时严控用药数量及频率。还要设置农药用药安全间隔期,实现对施药方案的改进,

8、使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接近于0。  (五)采取茶草复合生态系统  茶草复合生态系统也是整个生态控制策略中的关键,它主要针对茶草畜3大类型生物,意图将它们有效结合,并全面推行生态控草技术。比如说,在每行茶树植株间的空白环境种植豆科牧草,进而抑制杂草的肆意滋生,同时提高茶园的有效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