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

例谈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

ID:31361064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例谈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_第1页
例谈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_第2页
例谈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_第3页
例谈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_第4页
例谈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谈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微课逐渐成为时下流行的一种授课新方式。微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也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素材。本文分析了微课的特点,并通过例举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微课的应用对策,并针对微课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微课职业道德与法律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b)-0000-00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微博的“以小见大”、微公益的“日积月累”、微信的“见微知著”,我们进入到了一个“微时

2、代”。伴随着迅猛发展的科技,网络覆盖率的大幅度提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讯终端在中职生中日益普及,“碎片化学习”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在碎片化的学习中,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利用率高、能重复观看、实现个性化学习等优势成了“微时代”中实现高效学习的一种重要资源。  1“微课”的内涵  回顾微课发展史可以发现,微课是近几年才新兴起的,国内外对微课的定义也纷繁复杂。但从总体来说,所谓“微课”8,就是微型视频课程,又名微课程,它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微课的核心是微型教学视频片段(微视频),

3、视频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同时,还包含与该学习视频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微教案)、教学课件(微课件)、练习测试(微测试)、教学反思(微反思)、学习反馈(微反馈)等辅助性内容。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是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资源类型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微课”的特点  (1)授课时间短。微课的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短小精悍的时间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授课主题突出,内容精炼。微课直接聚焦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突出授课主题,学生在学习

4、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学习目标,收获点滴进步。(3)授课方式灵活。针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微课可采取讲授、答疑、案例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授课方式灵活。(4)使用便捷。微课主要由微视频组成,适合学生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使用,帮助学生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现存的问题8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作为中职德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中职生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引导中职生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要达到

5、这样的目标,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其中。  但是,在传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堂,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学时有限。《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每周2学时,共约36学时,相对于大量的教学内容而言,面对有限的学时,教师只有舍弃一些重点,放弃一些难点。(2)教师授课任务较重。身为德育教师,授课班级较多,授课任务较重,因此容易导致重复性教学,缺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更具针对性的指导。(3)教学模式较单一。面对理论性较强的法律知识,教师易选择传统的讲授方法,形式较单调,学生的学习渠道也较单一,因此,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如何有效去改变这种现状,就

6、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在笔者的实际教学中,尝试利用微课来辅助《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并且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4例谈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对策  这里,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具体应用案例,来讲述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  4.1在课堂导入环节应用微课8  课堂导入是重要的一环,是能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时机所在。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充分发挥微课的魅力。例如:在第一课《塑造良好形象》的阐述中,笔者就制作了主题为《30秒,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的微课,在此微课中,

7、笔者结合生活中常见的“30秒文化”,利用图片闪播、网络视频资料、路人采访及校园采访,向学生展示了30秒可以做的一些事情。以此微课启发学生:30秒钟可以改变世界,30秒钟也可以给他人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因此,良好形象的塑造非常重要,可以有助于我们给他人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这样直观的视觉冲击,容易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学生很自然而然地产生认同感,随后就会自然地联想到:既然良好形象的塑造如此重要,我们究竟该怎样去做呢?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