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术语“情志”英译刍议

中医术语“情志”英译刍议

ID:31364339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中医术语“情志”英译刍议_第1页
中医术语“情志”英译刍议_第2页
中医术语“情志”英译刍议_第3页
中医术语“情志”英译刍议_第4页
中医术语“情志”英译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术语“情志”英译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术语“情志”英译刍议  摘要: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提出“情志九气”,后“情志”一词在中医学中获得广泛运用。这一术语虽有被译作“emotion”的先例,却不如心理学和生理学术语“情绪”译为emotion有据可查。文章欲通过“情志”与“情绪”二词比较,为“情志”英译提供支撑之据。  关键词:中医学,情志,情绪,翻译  中图分类号:NO4;H059;R22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10  Abstract:IntheMingdynasty,ZhangJingyu

2、eputforwardtheterm“QingZhiJiuQi”inLeiJing,andsoontheword“qingzhi”hasbeenusedwidely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incethen.Although“qingzhi”hadbeentranslatedas“emotion”beforeasatermofTCM,notlikewhat“qingxu”didinpsychologyandphysiology.Thispaperaimstoprovidesupportevide

3、nceformoderntranslationbycomparisonbetween“qingzhi”and“qingxu”.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qingzhi,qingxu,translation  “情”“志”二字始于《礼记》,至元代一直独立使用,并不合用。《说文解字》言“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解“志”为“意”。今谓“七情”5源于《内经》,定名于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云:“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不同”。“五志”则源出《内经》“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

4、忧恐”。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首次将情志并称,提出“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情志”名称由此确立[1]。由此可见,传统中医学认为“情志”为“七情”与“五志”的合称,作为人精神情感变化的外在表现,囊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基本情志。  而现代研究却给出了有异于此的定义。比如:金光亮[2]认为情志本质为一种内心体验,是在外界多种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五脏精气变动而产生的倾向性的态度表现。乔明琦等[3]通过文献研究提出:情志是人和高级动物共有的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复杂反应;它具有特有的情志体验、情

5、志表情和相应的生理和行为的变化;它发生在特定的情景之中,其表达方式与个体生理、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以上各家对情志内涵定义皆有不同之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传统意义上的“七情”“五志”之说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研究的需要,百家争鸣的现代化理论研究的目的正在于完善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难言对错。  既然如此,情志和情绪能否画等号呢?  情绪,通常由情绪体验、情绪表现和情绪心理三部分组成,作为有机体的一种复合状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或生理过程。由于概念的产生必然经历理解和再理解的过程。心理学各家的理解也是各有异同。《简明牛津英语词典》载:“情

6、绪是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情绪心理学》[4]则称:“5情绪是人或动物所有的一种心理形式,不同于认识活动,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喜怒等感受),外部表现形式(如面部表情等),及独特的生理基础(皮层下等部位的特定活动)。”  宋炜熙等[5]进行过多角度和多方位评析后认为,情绪与情志的内涵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情志并不等同于情绪,因为情志除包括七情与五志外,也涉及五神的内容。既包含了部分现代心理学的情绪,也包含了认知、意志的心理过程。邢玉瑞[6]通过比较认为情志应该视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基本等同于现代心理学的情绪。

7、故对情志的定义也应包含发生基本机制,以及情绪体验的基本要素。乔明琦等[3]认为情绪具有东西方双重含义,古代文化中指特定的情绪状态和一般的心情心境,西学东渐,情绪被早期心理学赋予广、狭二义。而且现代情绪理论极大地深化了情绪概念,情志是对现代心理学情绪、情感的特有称谓。此观点契合邢玉瑞的观点,他认为情志概念相当于人的情感系统或过程,其代表心理成分分为情感、情绪与心境,三者在心理功能和外显表征方面常难截然分开[7]。  由此看来,情志与情绪并不完全等同,却也难分彼此。所以,乔明琦认为情志是中医对情绪的特有称谓,未尝不可。事实的确如此

8、,因为情志是中医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中医情志学”的学科概念已然被提出,现有《中医情志学》[8]一著,构筑了中医情志学学科的理论框架。情志属中医心理学范畴,而情绪是西方心理学范畴概念,但二者发展至今早已是现代化阐释过的概念。凑巧的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情志理论,用现代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