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

ID:3136453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_第1页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_第2页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_第3页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_第4页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课堂不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教室空间,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作为创新教育模式的“翻转课堂”也必将逐步取代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与此同时,随之发生变化的还必然有教师角色的“翻转”,本文对教师角色转换的方向和作用作出了探讨。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师角色转型主演导演  2011年加拿大《环球邮报》将翻转课堂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近年来,网络传媒的普及使得当今社会已步入一个多元化时代,国内外众多学校进行了对翻转课堂的实践,并受到热烈的欢迎,时下已经成为教育界最热

2、门的话题之一。经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都显现出其明显的优越性。那么,在这种创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该如何较好地转变自身的角色呢?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对从传统课堂转变“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角色转换的方向以及对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作简要的分析研究。  1关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又称反转课堂,就是由教师设计课程视频,利用课程视频在课下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再一起协作探究和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简单的说就是

3、改变“5课上老师讲授,课下学生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一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对于“翻转课堂”的探索研究,从1991年哈佛大学的物理教授埃里克?马祖尔(EricMazur)的初探到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在TED大会上的演讲《用视频再造教育》将“翻转课堂”正式介绍给全世界,经过了较长一段完善时间。现将对“翻转课堂”的探索可形成下表,见表1。  2从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教师角色转型的必然  随着高职教育的学习越来越多元化,传统课堂逐渐被创新型的“翻转课堂”所取代,教师必须学会从传统课堂的“

4、主演”逐渐转化为“翻转课堂”中的“导演”,从以前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课堂中的“伙伴”。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教师能否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推进,而如何准确地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就得先分析清楚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差异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快速而明确地完成从“主演”到“导演”角色的转化。  传统教学课堂一般实行教师课堂上讲解,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整个过程中师生缺乏交流互动,学生吸收知识较为被动。“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

5、师不再授人以鱼,教师课下制作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内容,课上师生就课程内容交流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区别详见表2。5  在分析了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区别所在后,即可明确教师在“翻转课堂”中角色的转换,根据多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总结出以下几种“翻转课堂”中教师所具备的角色类型:  2.1教学视频的设计者与编制者  在传统社会里,教师职业的角色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重点调教师在社会文化及知识方面的传承作用。在当代社会里,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在“翻转课堂

6、”中,教师需要将课程内容编制成课程视频,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学视频来学习知识。而学生在课前的知识学习直接决定了知识传授的效果,因此,如何设计出吸引学生的教学视频就成为关键所在。教师在制作视频时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其编辑与剪辑的技巧,还需将丰富的教学经验利用视频来呈现,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教师需假想学生,时刻反思如何吸引学生目光,使视频不单一乏味并通过提出思考问题等方式来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互动。只有确保了视频的连贯,知识体系的到位与内容的趣味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2交流互动的组织参与者  在“翻转课

7、堂”中,教师需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积极地参与到学生中去,并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吸收。为此就需要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与其同伴在深度交流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学生作为“翻转课堂”5的主角在课前完成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需教师予以有效引导,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同时进行知识的吸收内化。教师需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有着参与学生课堂交流的意识,组织并引导学生在知识交流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受常规思维局限,激励学生展示自我思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并非课堂交流的操控者,也不能完全旁观学生交流,教师需深入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

8、与学生共同思考,全面多角度地去审视与探究知识,完成与学生真正的交流。  2.3课后反思的辅导者与监督者  课堂交流是“翻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