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熟性棉花品种在江西棉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3种熟性棉花品种在江西棉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ID:31364864

大小:11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3种熟性棉花品种在江西棉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_第1页
3种熟性棉花品种在江西棉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_第2页
3种熟性棉花品种在江西棉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_第3页
3种熟性棉花品种在江西棉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_第4页
3种熟性棉花品种在江西棉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3种熟性棉花品种在江西棉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3种熟性棉花品种在江西棉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摘要以2014年引进黄河流域棉区的3种熟性的3个常规棉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育期,成铃分布及产量性状,以探讨外源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在江西棉区的适应情况。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生育期延长,“三桃”比例失调,产量最低;中熟品种生育期缩短,霜前花率偏高,不利高产潜力的发挥,这2种熟性品种均不适宜在该区种植。中早熟品种冀228的生育期较稳定,中下部及内围成铃率相对较高,籽棉产量最高,在当前栽培条件下,较适宜在江西棉熟性区种植。  关键词棉花;品种熟性;江西棉区;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S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2、-5739(2016)02-0062-02  AbstractThepapertook3conventionalcottonvarietiesfromtheYellowRivercottonareawhichwere3kindsofmaturityasresearchobjectin2014,analyzedthegrowthperiod,belldistributionandyieldtraits,inordertoinvestigatetheadaptationofdifferentmaturityofcottonvarietiesplanted

3、inJiangxicottonregion.Theresultsshowedthatthegrowthperiodofearlymaturingvarietywaslonger,theproportionof″threebell″wasimbalance,andyieldwasthelowest,formiddlematuringvarieties,beforefrostflowerratewashigher,andwasnotconducive7tothehighyieldpotential,sothetwovarietieswerenotsuit

4、ableforplantinginthearea.Mid-earlymaturingvarietyJi228hadstablegrowthperiod,hadthehighrelativebollrateinthemiddlelowerpartandinnercircle,andthehighestseedcottonyield.So,underthecurrentcultivationconditions,mid-earlymaturingvarietiesweremoresuitableforJiangxicottonregion.  Keywo

5、rdscotton;maturity;Jiangxicottonregion;adaptability  依据熟性和生育期棉花品种可划分为早熟品种、中早熟品种、中熟品种、中晚熟品种和晚熟品种[1-2],王树林等[3-5]研究不同熟性品种在河北省内不同棉区的生态适应性,鲁学林等[6]研究不同熟性的棉花品种在盐碱地的适应性,夏绍南等[7]研究黄河流域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在鄱阳湖棉区的生态适应性,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棉花品种的熟性除受遗传背景影响外,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大。棉花的成铃分布是棉花结构建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棉花的结构建成是品种生态适应性选

6、择的理论基础[8-9]。本研究选择了3种熟性的3个棉花品种在位于江西棉区的九江市进行生育期、成铃分布以及产量等方面的比较试验,研究不同熟性品种在江西棉区的适应性情况,旨在为该地区选择适宜的棉花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4年在江西省棉花研究所科研基地进行,该试验田属平原洲地围区,土质为壤质灰潮土,前茬为冬闲地,0~207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5g/kg,全氮1.07g/kg,速效磷60mg/kg,速效钾251mg/kg。  1.2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黄河流域常规棉主推品种早熟、中早熟和中熟各1个代表品

7、种,选用生育期为106d的豫早棉9110代替早熟品种、选用生育期为131d左右的冀228代替中早熟品种和生育期为135d的中棉所12代替中熟品种进行试验,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供。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6行区,小区面积为66.6m2(11.1m×6.0m);移栽密度为3.15万株/hm2,4月15日营养钵育苗,5月20日移栽。  1.4调查与测定项目  1.4.1成铃性状。每小区挂牌标记10株棉花,于9月15日调查各处理棉花单株果枝、果节成铃、幼铃、花、蕾和脱落情况,以统计成铃

8、的空间分布。  1.4.2铃重与产量。每个处理分别收取100个正常开裂的棉铃,测其单铃重和衣分,按小区实收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