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0年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961―2010年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ID:31365094

大小:11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1961―2010年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1961―2010年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1961―2010年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1961―2010年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1961―2010年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1961―2010年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961―2010年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利用梁山地区近50年日照时数实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三本(Yamamoto)检验法,分析了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年际、季度和月的气候变化特征,并对影响日照时数的气候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0年期间,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其中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日照时数显著减少,春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显著;1982年是梁山地区日照时数由正距平占优势转为负距平占优势的转折点,也是梁山地区日照时数突变转折点;风速和能见度与日照时数变化

2、趋势呈正相关,水汽压与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呈负相关。  关键词日照时数;趋势系数;突变检验;影响因素;山东梁山;1961―2010年  中图分类号P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9-0224-038  作为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对地球可产生深远影响,如引起大气环流、导致气候变化等;同时也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日照时数作为重要的气象要素,可以表征太阳辐射的强弱程度,是太阳辐射最直观的表现。因此,日照时数的长短不仅对人类的日常

3、生活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对农业、林业生产也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各地高度关注节能减排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科学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目的,利用梁山气象站1961―2010年日照资料,对梁山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研究资料为整编历史资料,并且已经过初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梁山地区气象局1961―2010年逐月日照时数、风速、能见度和水汽压。研究资料中四季

4、是按照气象学方法划分,即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至翌年2月。  1.2研究方法  1.2.1线性趋势分析。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可以采用公式(1)进行预测分析[1]:  公式(1)中:ti为时间(1961―2010年),a1为线性趋势,Yi为气象要素,将a1×10定义为气象要素每10年的趋势系数,其中a1的最小二乘估计用公式(2)计算,ti与Yi之间的相关系数r用公式(3)计算,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a1的符号决定日照时数是呈上升还是下降趋势,即趋势系数为正时日照时

5、数呈上升趋势,趋势系数为负时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同时,用相关系数r来判断趋势的显著性,一般超过α=0.05显著性水平则认为趋势显著。  1.2.28三本(Yamamoto)检验法[1]。三本(Yamamoto)检验法[1]主要从2个部分讨论突变问题,即气候噪声和气候信息。对于时间序列x,具有n个样本量,可以人为设置某一时刻为基准点,基准点前后样本量分别为n1和n2的2段子序列,子序列x1和x2的均值分别为x1和x2,标准差分别为S1和S2,定义信噪度比为:  2结果与分析  2.1梁山地区日照时数的

6、时间变化  2.1.1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梁山地区在1961―2010年期间,年日照时数最多为1965年的2808.4h,最少为2003年的1934.6h,多年平均值为2372.4h,最多和最少年日照时数相差873.8h,占多年平均值的36.8%,由此可知梁山地区年日照时数变化振幅比较大。在1961―1981年间,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偏多,只有1961年、1964年这2年的年日照时数低于多年平均值,其余年份均接近或高于多年平均值。1980年以后,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开始大幅降低,1981―2010年这30年

7、期间,除1986年、1997年这2年的日照时数略高于多年平均值外,其余年份均低于多年平均值(图1)。  从总体上进行分析发现,1961―2010年间,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为显著减少,其趋势系数为-94.88h/10年,日照时数相关系数r=0.649,表明在α=0.01水平上梁山地区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是显著的(表1)。  2.1.2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1961―2010年梁山地区日照时数夏季、秋季、冬季3个季节均呈减少趋势,尤其以夏季减少趋势最为显著,只有春季增减趋势不明显。由表1可知,春季日照时

8、数以-1.6198h/10年的趋势减少,但其下降趋势的相关系数未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春季的减少趋势在统计上不显著;夏季、秋季、冬季日照时数分别以-15.765、-6.382、-7.425h/10年的趋势减少,并且下降趋势的相关系数都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夏季、秋季和冬季的下降趋势显著。减少量以夏季最多,春季最少,分别为-142.20、-0.52h/10年,可以看出春季日照时数基本无变化,各季节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是以夏季和冬季变化幅度最大,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