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近50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ID:43502312

大小:460.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8

近50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_第1页
近50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_第2页
近50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_第3页
近50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_第4页
近50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50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0卷第2期气象科技Vol.40,No.22012年4月METEOR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Apr.2012近50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靳利梅(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200030)摘要基于上海地区11个气象站1960—2009年的日照时数、云量、水汽压、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上海地区日照时数年际、季节的变化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影响日照时数的气候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2009

2、年期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其中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日照时数显著减少,春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显著。1980年是上海日照时数减少突变的时间点,是日照时数由正距平占优势转为负距平占优势的转折点。空间上,整个上海日照时数在过去50年均呈减少趋势,并且由北向南减少趋势逐渐减弱。上海年日照时数与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显著负相关,年日照时数的减少与年降水量的增加有关。上海各季日照时数与云量、水汽压和降水基本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夏季日照时数减少主要是由降水量的增加造成的,冬季日照时数的减少与水汽压和降水量的增加

3、有关。关键词日照时数趋势系数Mann-Kendall检验云量水汽压降水量还很少,也未见相关研究开展上海日照时数变化的引言影响因素分析。鉴于此,本文利用上海地区11个气日照是重要的气候因子,也是可供人类开发利象站1960—2009年日照资料,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用的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更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分析了上海地区的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不可缺少的条件。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因素。射地面的时数。在一给定时间,日照时数定义为太1研究资料与方法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W·m-2的时间总和,[

4、1]以h为单位,表征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日照时数1.1资料直接影响到地表可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进而文中所用的资料有上海11个区(县)气象站影响到其他气象要素和地表通量的空间分布,因而1960—2009年逐月日照时数、总云量、低云量、能见[2]探讨日照时数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度、水汽压、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其中2001年3月至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当地的日照变化特征和成2003年12月徐家汇自动气象站日照仪器受建筑物因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遮挡,日照时数明显小于实际值,故该时段资料用

5、人[2-12]即各地日照时数均呈减少的趋势。上海是我国工观测资料代替;浦东气象站于20世纪末开始观东部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地测,而与其处于同一区的川沙气象站则于2000年停区之一,近年来,在区域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快速演止观测,故浦东1960—1999年日照时数利用川沙气[13-14]变的背景下,上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当象站资料,而在2000—2009年间利用浦东气象站资地节能减排、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出料。上述气象资料都来自于上海市气候中心,并都[15]了新的要求。

6、虽然已有个别开展了上海日照时经过了初步质量控制。文中四季是按照气象学方法[16]数的研究,但对上海日照时数进行有系统地分析划分,即冬、春、夏、秋季分别为前一年12月至当年http://qk.cams.cma.gov.cn/qxkj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9ZR1428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03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7BAC29B05)和上海市气象局研究型业务专项(YJ200805;YJ200803)共同资助作者简介:靳利梅,女,1964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气

7、候监测和应用气象服务,Email:jinlm@climate.sh.cn.收稿日期:2010年8月20日;定稿日期:2010年12月21日294气象科技第39卷2月、3~5月、6~8月和9~11月。2研究结果与分析1.2研究方法2.1上海日照时数的时间变化1.2.1线性趋势分析2.1.1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17]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用式(1)进行估计:1960—2009年期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平Yi=a0+a1ti(1)均值为1954.0h,年日照时数最多为1967年式中:Yi为气象要素,ti为时

8、间(1960~2009年);a1(2311.1h),最少为1999年(1675.5h),两者相差为线性趋势,把a1×10称为气象要素每10年的趋635.6h,占多年平均值的32.5%,足见其振幅之势系数,其中a1的最小二乘估计和ti与Yi之间的大。在20世纪60年代(1961—1970年),上海日照相关系数r分别用式(2)和式(3)计算:时数偏多,年日照时数均大于多年平均值。在20世nnn纪70年代(1971—1980年),上海日照时数仍以偏1∑Yiti-n(∑Y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