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ID:31366846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_第1页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_第2页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_第3页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_第4页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摘要互联网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在不断增大。大学生由于生活压力和课业压力相对于成年人和初高中生没有那么大,同时又处在一个心理日趋成熟,即将进入社会进行历练的阶段。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微时代的微平台应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本文站在微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上,试讨论大学生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并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  1微时代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了解关于“微时代”这一现代的、新兴的概念,

2、并且将其同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结合到一起,首先要摆明并且了解“微时代”的概念、产生环境、这一“时代”的影响对象以及这一“时代”的“时代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其同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结合到一起,从而从容不迫地培养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兴的“微时代”之间的感觉,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培养。  1.1微时代的概念及特点  “微时代”6是我们国家现在经济、技术信息快速发展的产物,其产生的受力对象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和现代生活适

3、应能力的人群,尤其以年轻人为主。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使用网络社交软件等的年龄段在20~30岁之间,在这其中,关注度较低的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的频率非常之高,且使用的时间最长,主要是由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孩子上学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另外,大部分大学生上学是在外地上学,为了更好的同家里、朋友们联系,选择更经济、更方便的方式进行交流,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才是这个“微时代”最需要、最集中注意力观察和面向的群体。换言之,“微时代”的社会导向性、信息的方向性,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广的范围以及最

4、深的影响力辐射到大学生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1.2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占据大学生群体思想的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发挥其主题思想的思想价值观念。其特点集中体现在大学生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源自于现实,而又超于现实。源自于现实,是由于价值观毕竟还是要来自于实际的社会生活,倘若没有来自于对现实的思考和批判性的吸收,处在这样一个迷茫和冲动年纪的大学生就会更加迷茫,更加着急。超于现实,是因为大学生的年纪和经历还远远没有早已走上社会多年的成年人一样成熟和

5、饱经历练,因此,在大学生的思想当中还存有很有理想主义和空想主义。超于现实的思想价值观并不是不好的,而是应当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具备批判性地思维方式,让自己超于现实的想法能够基于现实的角度付诸实际,从而实现心中的目标。除此之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还主要体现在其追求的实践性。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中的顶层。  2“微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6  2.1“微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多元价值冲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更新越来越快,处于“微时代”下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呈多样

6、化,不利的思想观念信息则会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在高校中,由于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也是学生价值观最为容易改变的阶段,当前处在“微时代”下的学生由于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逐渐倾向于崇尚性自由、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以及精神追求,逐渐不再重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微时代”下大学生不能全面认识价值观,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  网络信息的全球化,促进了国际之间文化的交流,但也为西方国家推销自己的价值观打开了通道,让国人更容易了解西方的价值观。由于高校学生处在价值

7、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够通过网络快速接受新鲜事物,但由于认知事物的能力较弱,难以全面了解网络信息,在认知外国价值观方面存在着偏差,导致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坚定政治信仰,甚至开始认同西方价值观。  2.3“微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知行不匹配,实践教育过于简单  在高校,对价值观的教育只重视理论方面的学习,往往忽略实践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教育同社会实践相脱节,难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外,高校在组织实践活动中存在着形式主义,将资源往好学生方面倾斜,难以做到大多数学生社会实践的平等性,降低了学生

8、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采取的方式较为简单,难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6  3关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3.1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贯穿大学整个教育过程  应当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课程摆在首位,将“微时代”背景下的该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到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程之中,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走入社会这个学生时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提升,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的头脑之中。  3.2坚持正面引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方向性原则  学校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