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田玉米栽培技术的探讨

旱田玉米栽培技术的探讨

ID:31368656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旱田玉米栽培技术的探讨_第1页
旱田玉米栽培技术的探讨_第2页
旱田玉米栽培技术的探讨_第3页
旱田玉米栽培技术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旱田玉米栽培技术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旱田玉米栽培技术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Q016)03―0056―01  在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中,有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玉米是旱田玉米,其在黑龙江地区广泛存在。旱地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与常规的玉米种植有着显著的区别,其在生产过程有着特殊的条件。为了切实提升旱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最近几年很多农业科研人员都在积极的研究旱田玉米蓄水保墒问题,并探索出了一系类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示范推广种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主要结合黑龙江省虎林市旱田玉米栽培现状,就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1选择良种  旱田玉米在选择品种上应该注

2、意选择那些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抗旱抗病抗虫性能好,茎叶柔韧性好,株型上敛成熟期早,需水量少的纯度高品质优的中早熟品种,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块不同对待根据前茬种植品种表现和地块坡向岗洼选种。若前茬种植的玉米生长良好、丰产,无病虫害可继续选种这一品种.若前茬玉米感染某种病害,选种时应避开易染此病的品种。岗地北高南低坡地温度高,宜选择生育期略长的品种;平地生育期适宜选择适合当地品种;洼地宜选择中早熟品种。同一地块应2-3年进行一次换种种植否则会出现土地贫瘠、品种退化现象。  2做好整地工作4  玉米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可以在多种土壤中种植。但是土壤层的厚度、土壤结构、营养物质含量和疏松通气能力对提高玉

3、米产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旱田种植玉米前应该切实做好整地工作。土壤深翻深松,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厚度和活化土层,施肥应该以有机肥为主,秸秆还田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需水保水通气能力,千方百计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根据土壤墒情选择不同农机具机车起垄作业,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做到秋翻整地秋起垄施好秋肥为来年生产奠定基础。  3做好播种工作  首先,足墒播种。播种期应该根据当地长期天气预测,土壤墒情确定,地温指标,10厘米土壤地温稳定在7~80℃之间即可播种。我地方有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冬旱春涝的说法,因此抗旱抗涝精播保全苗是实现高产的前提。通过适时抢墒播种早,赶在春早之前(充分利用反浆水)。

4、  及时足墒播种。对于有条件的地区,要对玉米良种按粒大小进行大小分级在播种前72小时可以对包衣的种子进行洗种浸种催芽,提高出苗率,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动利于根芽的萌发和生长,播种可以采用大马力卫星导航定位的轮式机4车带格兰,满胜精细点播机进行精细定量限深播种,播后及时镇压或者覆膜播种,保证足墒播种,保证出全苗;最后,合理密植。长期以来,旱田玉米产量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种植密度过稀,因此,建立合适的群体结构是实现玉米产量提升的关键。一般情况下,我地旱田玉米采用大垄密植为主,探索宽窄行种植,大垄垄底宽130厘米上顶宽120厘米,两行玉米行距65厘米玉米株距5.5-6粒/米播种深度。保苗株数550

5、0-6000株/亩,确保收获株数4700-5200株,宽行和窄行行距维持在85cm和45cm,株距为5-5.5粒,每亩定株5500左右。这两种定植模式既满足了通风和光照,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4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首先,玉米播种后2-3天内,杂草萌发前进行土壤的杂草封闭化除工作,玉米出苗后,及时进行第一遍深松,在不起明条不压苗,不端垄的前提下,深松深度为18―20厘米之间放寒,结合进行缺苗断条苗的补种,其次,在旱田中适当增加中耕深松培土次数,深松深度为25―435厘米之间,提高地温,增加通透性,防止水分过度蒸发,消灭田间杂草;再次,科学施肥管理。按照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采用分次

6、施肥的方法,结合中耕深松,玉米培土工作分次性完成追肥工作,培土高度为培植根茎基部高度8-10厘米,促生根防倒伏。在玉米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在雨后施入复合肥30-50公斤,并覆盖上土壤,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并覆盖上土壤,促进玉米根系生长促生根防倒伏;最后采用地面高架车空中飞机施药等措施,做好玉米的叶面追肥病虫害防治及玉米植株矮化工作。旱田玉米应该做好玉米大小斑病、青枯病、黑粉病,丝黑穗病等,黏虫,蚜虫,红蜘蛛和玉米螟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病害可以选择使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甲霜灵等进行防治,对于虫害可以选择使用辛硫磷颗粒制成毒土后播撒到心叶中,选择使用2.5

7、%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等进行叶面防治,玉米植株矮化选用玉黄金或密高进行2遍作业控制果穗高度在1.2米以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果穗上部或下部的定项矮化收获机械选用带底刀的大马力机械,同时进行灭茬作业,高脚犁翻地保证翻垡平整不漏,翻地深度35厘米秸秆不外露,带合墒器平整垡片,进行散墒,旋地,整型机和大型起垄机起垄作业,做好秋施底肥为来年生产打好基础。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