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旱田高产新探讨

改旱田高产新探讨

ID:12747454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8

改旱田高产新探讨_第1页
改旱田高产新探讨_第2页
改旱田高产新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改旱田高产新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田改旱田高产新探讨“水改旱瞎半似乎成为我省以往种地的戒律,所以人们一般都提倡”早改水”,而无人敢提倡”水改早”.但随着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近几年的很多实践,已证明水田改旱田(简称”水改旱”),也能高产:一“水改旱”有利与不和因素分析“水改旱瞎半”,是因为水田尤其老水田,由于多年连种水稻,在淹水环境和湿耕条件下.土壤向粘朽化发展,形成泥底层.渗透性差.地凉,很容易遇雨发生涝渍灾害;而无雨时土壤叉板结,有效水分少,不抗旱;由于土壤板结,耕作坷垃就多,易跑墒.不保苗叉,水改旱常过湿出苗难,且通气性差,影响好气性微生物繁衍,影响土壤活化,不利对氧气和木分的吸收,潜在肥力释放不出来

2、.同时.在生长后期,叉由于气温升高.容易徒长,贪青晚熟.所,水改旱作物往往出苗难,发育不正常.其实”水改早”也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水田土壤由于是多年淹水嫌气,有利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潜在肥力,有水田越种越肥之说而旱田在好气环境中,土壤有机质易消耗,土壤活化,降低土壤潜在肥力:所以水田有利养分积累,土壤潜在肥力高.(二)长期水稻连作,水田能出现些顽固性杂草和病虫害,如稻里氏禾,莎草科,稻瘟病,根腐病,加E营养失调而低产一长期旱作,更易出现一些顽固性杂草和病虫害,如兰花菜,苦荬菜,如食心虫,大豆连作胞晚囊线虫,褐斑病.使低产.甚至绝产,几乎成了不治之症.而通过水旱轮作,不必

3、施农药,就能轻而易举地灭草治病.(三)”水政旱”往往底墒足.土壤水资源较丰富.遇早年有利抗旱.并且一般水田井渠配套,灌溉便利.(四)水改旱”有利土壤改良.可形成固粒结构,增强透水性,提高地温和排水能力:二”水改旱”高产对策通过以上分析,水改旱”土壤粘朽是要害,这是由于长期排水条件差造成的,所以排水是关键.加强排水.可增强透水性,提高地温.活化土壤,有利作物发育生长.和其他措施配台.促早熟,可避免贪青晚熟,创高产.加强排水应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结台.工程措施:系建立高标准脒涝治渍排水系统工程,一般采取沟管洞缝工程.按天能排干水计算,3日上层滞水可降至地面40cm以下,7日降至

4、70(-i1:1以下.平时控制lom以下等设计和加强工程运用管理.非工程措旌:一般采取秋天排好水,进行秋翻地,深松【40c脚),整地,起垄,施肥,利用冬青冻融作用,解除土壤板结,采用中早熟品种,适时早播.适应增加密度,加强中耕管理,耕松4次以Jf深松3o~35eliot).多喷微肥(二次以上,,促早熟,增粒重.加上潜在肥力高,杂草少,病虫害少.即可少施或不施化肥与农药.不仅降低亩成本,而且优质高产所以说”水改早”,早改水”的水三水改旱高产事倒三江平原建三江地区的红卫农场科研站2000年水改旱6OO亩.种大豆,品种垦农14,由于比较规范地实施了以上农业措施,第一年,就取得20

5、6公斤/亩的高产.前进农场二队水稻连作多年,三菱草泛滥,肥力下降,单产徘徊在300~4OO公斤/亩.1998年后水改早,至2000年,3年大豆分别亩产105公斤,115公斤,140公斤,比周围旱田产量都高.为此.农场出现争包水改早地的现象.庆丰农场l7队早在20世纪8O年代就在白浆土上水改旱,也采取秋翻秋耕等措施,500多亩大豆创125公斤/亩的丰产2000年l4队在潜育白浆土”水改旱”,即使春翻春整地,由于耕地透水性较好,也创大豆150公斤/亩的高产…三江平原近几年实践证明,”水改旱瞎一半”的戒律已被冲破.其实.国内外先进国家与地区早已进行”水改旱”,实施”水旱轮作”制.

6、日本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大米过剩.而大力建设水旱轮作田,推行水改旱我国江南一带,自占以来就实施水旱轮作,可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农业技术.上世纪70年代以来,江浙地区继承我国水旱轮作优良传统,加上现代科技,建设水早轮作田(有的实施年内水旱轮作).使其成为”吨粮田”,”千元田”,甚至”万元田”.农业随着市场经济影响,南方今后大有”水改旱”的发展趋势.资源变化,环保要求,建立科学水旱轮作制,已势在必行,它必将成我省发展现代化农业一项新的战略性措施和关键技术,获得普及和发展.盘?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