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黄萎病和枯萎病防治方法

棉花的黄萎病和枯萎病防治方法

ID:31369747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棉花的黄萎病和枯萎病防治方法_第1页
棉花的黄萎病和枯萎病防治方法_第2页
棉花的黄萎病和枯萎病防治方法_第3页
棉花的黄萎病和枯萎病防治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棉花的黄萎病和枯萎病防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棉花的黄萎病和枯萎病防治方法  [摘要]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是棉花生产领域危害十分严重的两种病害,在世界各地棉花主产区广泛存在。且末县是新疆地区主要棉花产地,最近几年,地区种植棉花规模不断扩大,棉农经济收入显著提升,同时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呈现高发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切实做好这两种疾病的防治工作,从而更好保证地区棉花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的防治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且末县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

2、编号]1003-1650(2016)11-0070-01  最近几年,且末县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为确保棉花茁壮生长,避免病虫害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县植保农技人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指导棉农不失时机,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农技人员根据病虫基数、气象条件及往年资料,及时发布病虫发生趋势预报。针对病虫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加强预测预报,准确掌握虫情动态,并深入田间地头,按照“查出一株治一圈,发现一点控一片”的原则,指导农民科学防治,使病虫害在发生初期得以有效控制,减轻危害程度,确保棉花增产增收。  

3、1棉花黄萎病防治  1.1发病症状4  棉花黄萎病是严重危害棉花产量的一种土传病害,该种疾病病菌寄生场所十分广泛,主要土壤中侵害棉花,当外界温度适宜,有利于该种疾病发生。发病最适宜温度为25~28度之间,低于25度或者高于30度发病将会受到抑制。棉田不能实现科学轮作,连坐次数较多,发病越重。当田间积水,水位较高,田间湿度较大时,很容易引起该种疾病发作。此外,施肥不合理,氮肥施入过多,农家肥未经腐熟就施入,也很容易导致该种疾病发生。发病后后会在叶面除出现水渍状小斑点,从幼苗期就已经开始侵染,定苗到现蕾期

4、进入发病高峰期。将患病植株拔出发现根本呈现腐烂状黑褐色,叶柄上也存在黑褐色斑点,病菌侵入植株内部,木质变成褐色。  1.2防治对策  首先,选择抗病品种。最近几年,棉花杂交品种的出现对预防黄萎病有着很大帮助,科学选择棉花品种才是防治黄萎病,提高棉花产量最有效措施;其次,合理轮作。对于连续种植3~5年的棉花田或者患病株较棉花田应该制定科学的轮作制度,和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进行轮作倒茬;再次,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清理棉田,播种前做好翻耕整地工作,消灭田间致病菌数量,及时清理排水沟,降低棉田湿度。此外

5、,还要科学施肥,平衡氮肥施入,增施磷肥和钾肥,确保化肥科学施入,重施有机肥,确保有机肥完全腐熟,促进棉株生长,增强对病菌的抵御能力;最后,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发病初期,可采用灌根+叶面喷肥的办法,对轻病株及早用70%甲基托布津500~1500倍液,或用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可获70%的防治效果,对促进病株恢复健壮,均有明显作用。或用含量36%的三氯异氰尿酸(棉枯净)每亩地30克总水30~35公斤。叶面喷洒0.3%磷酸二氢钾或1%~1.5%尿素溶液,可增强植株抗逆性,减轻危害。4  2棉花枯萎病防治  

6、2.1发病症状  首先,苗期叶脉褪绿色变黄,呈现黄色和淡黄色网纹状;其次,从叶尖或者叶缘开始局部或者整个叶子变黄,最后变成深褐色枯死脱落,在苗期和现蕾期均可以出现;最后,叶子变成紫红色或者紫红色斑块,以后逐渐枯萎,枯死,甚至脱落,这种症状一般在气候急剧变化,阴雨潮湿之后较多出现,是棉花生长期间最常见症状之一。  2.2防治对策  首先,科学选种,选择抗病品种,严防从病区引种和生产无病良种是保护无病区的重要措施,此外,还要做好合理轮作工作,和禾本科农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其次,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

7、及时定苗你和间苗,在苗期发病高峰期及时中耕追肥,棉花生长到2~3片真叶之后使用1%的尿素溶液灌根,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抗病能力。在定苗和整枝打杈过程中,发现病株应该及时拔除,并带出田间集中处理;最后,做好药物防治工作。用含量36%的三氯异氰尿酸(棉枯净)一亩地30克对水30―35公斤或特效枯萎等环保杀菌剂一亩地用20克对水40公斤,每7-8天一次,或80%的乙蒜素乳油培3000-4000倍液结合浇水灌根防治以及把喷雾器喷头滴病株根部防治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田小明,李俊华,危常州,褚贵新.

8、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对棉花黄萎病防治的生物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05)4  [2]刘??,李银姣,邓汉斌.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J].湖北植保,2011,06:25-29.  [3]陈建军,翟炳轩,王锐,方红联.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的识别、发生与防治[J].农村科技,1998,07:2-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