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ID:31376044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_第1页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_第2页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_第3页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_第4页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摘要:自媒体时代到来,网络信息获取与实时互动成为大学生最为主要的交流方式。大学生作为对新兴事物敏感程度高、思维活跃度高、自身发展需求旺盛的群体,促使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内容多元化、复杂化、传播及时性、辐射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也促使大学生自身出现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人格矛盾化、社会心态复杂化、人际关系二重化等问题。高校应构建平等、自由、畅通的网络对话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加强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等多方面施力,形成完善的引导机制,有效地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打造干净、健康的高校网络环境。

2、  关键字:自媒体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伴随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以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高校绝大多数学生学生成为“自媒体人”,自媒体成为其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从而使高校的网络舆情具有新的特点,网络舆情危机扩大。[1]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5  (1)内容的多元化、复杂性。自媒体时代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丰富了网络传播的内容,同时也使校园网络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自媒

3、体时代,网络参与主体扩大化,任何年龄、任何身份都成为网络积极的参与者。同时,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言人”让个体的参与程度更高。作为思维活跃、更容易成为大量信息最为积极的受众者与传播者。大学生本身缺乏成熟的理性思维与判断,大量未经过甄别的信息的快速传播,影响着大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与判断。  (2)信息传播的及时性、辐射性。“连锁反应”大学生群体自媒体参与程度高,网络互动及时,容易形成“微博圈效应”或“微信圈效应”。一个热点问题会在非常快的时间段内吸引着大部分学生的参与,话题涉及的问题不断被放大,从一个高校舆论圈快速向另一个高校舆论圈辐射

4、。影响最大的也许并不是热点问题本身,而是热点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参杂着不同声音的网络回应。这其中,不正确的判断、极端化的观点比比皆是,成为校园网络舆情危机的又一导火索。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1)价值取向多元化导致的意识“反叛”。传统道德观面临危机,价值观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自媒体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网络的热点问题通过自媒体使其复杂的社会效应快速传播,吸引人的可能不仅是热点本身,而是诸多个体在热点问题后的诸多评论,那是个体价值观充分体现的最佳平台。某些极具杀伤性,极度吸引大众

5、眼球的言论,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从而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多元化的发展中出现偏差,“反叛”5意识广泛存在,不相信事实、只相信谣言,不相信社会的正能量、只相信社会的阴暗面,在实际行为中对于正面的教导与帮助视而不见,只从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定,反叛意识最终导致一系列的反叛行为。  (2)道德人格的矛盾化所导致的理性缺失。社会道德的存在是社会正常运转的良好保障,个体行为在很大程上有社会所存在的道德规格来评判,约束,从而使个体的实践活动正常开展。网络世界身份的虚拟性、以及网络规则与法律相对滞后,道德约束力大大降低,“看客心理”广泛存在。

6、责任都变成了一种娱乐。大学生身心不成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道德责任感被弱化,理性严重缺失。  (3)社会心态的复杂化导致的情绪狂欢。社会飞速发展,对个人的发展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社会压力大、心理脆弱、容易出现极端化事件,是不争的事实。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异,网络成为情绪狂欢的重要场所。适当的情绪宣泄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是过度沉迷于网络的情绪宣泄,会在大学生的主观意识中形成一种“自我否定”的强烈心理暗示,使部分大学生不能正视现实,沉迷网络逃避现实。  (4)人际关系二重化导致的身份迷失。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表现出

7、建立完善的人际关系的强烈诉求。自媒体的出现,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丰富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内容。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他们道德身份束缚。但是,网络的人际交往无法掩盖其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也无法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能力,很难改变其人际交往现状。由于同时体验着两种不同的具有巨大差异的人际交往,两种身份的不同规则与要求,使大学生面对两种身份难以清晰判断,无法给予自己正确的社会定位。[2][3]  三、自媒体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5  坚持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建立与建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

8、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不仅从自媒体平台构建,也应该从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建设入手,相互配合。  (一)构建平等、自由、畅通的网络对话机制,创造平等畅通的表达渠道和环境。高校应依托自媒体平台,打造一条平等畅通的对话渠道。一是积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