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雷暴天气特征分析

菏泽市雷暴天气特征分析

ID:31376316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菏泽市雷暴天气特征分析_第1页
菏泽市雷暴天气特征分析_第2页
菏泽市雷暴天气特征分析_第3页
菏泽市雷暴天气特征分析_第4页
菏泽市雷暴天气特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菏泽市雷暴天气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菏泽市雷暴天气特征分析  摘要利用1964―2013年菏泽市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雷暴的年、月、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菏泽市雷暴日呈现减少的趋势;菏泽市雷暴季节特征明显,主要发生在春、夏、秋季3个季节,以夏季为主,冬季雷暴极少;菏泽市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主要发生在下午和夜间。  关键词雷暴;变化;特征;山东菏泽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1-0262-02  雷暴是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属于强对流天气系统。强雷暴天气出现有时还会带来灾害,如击毙人畜、击坏家用电器、引发

2、火灾、导致仓储、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至爆炸等,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和损失。根据全球雷电的卫星观测结果估计:全球每1s约有46次雷电发生,而我国每1min发生70余次雷电[1]。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日益现代化,大量电子、电器和通信设备的普及应用,使雷击灾害事故呈现逐年上升,损失逐年增加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06―2010年菏泽市遭受17次雷击事故,造成6人受伤8人身亡,直接经济损失269万元,间接经济损失845万元。笔者使用菏泽市气象局提供的菏泽市9个县区气象站1964―2013共50年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菏泽

3、市雷暴的特征,以便更好地对雷暴作出准确预报,有效减少雷暴灾害的发生。5  1资料来源与方法  雷暴资料来源于菏泽市9个县区(牡丹区、鄄城、郓城、巨野、成武、单县、定陶、曹县、东明)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逐日雷暴资料,以20:00(北京时)为日界,只要在1d内闻雷声(无论1次或多次)均统计为1个雷暴日。只要有1个县站(或多站)闻雷均统计为全市出现1次雷暴。其中,北京时当日8:00―14:00现雷暴记为上午出现雷暴的雷暴日,14:00―20:00出现雷暴记为下午出现雷暴的雷暴日,20:00至次日8:00出现雷暴记为夜间出现雷暴的雷暴日[2]

4、。  2结果与分析  2.1雷暴的年际变化特征  从1964―2013年菏泽市9个县区站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中可以看出菏泽市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7.4d,各县(区)站年平均雷暴日数在20.4~24.5d之间,其中牡丹区年平均雷暴日数最高(24.5d),其次为定陶(23.6d)、巨野(23.2d),东明年平均雷暴次数最低(20.4d)。单站年最多雷暴日数46d,出现在1964年(东明);年最少雷暴日数7d,出现在2012年(东明、鄄城)(图1)。  由图2可以看出,菏泽市的雷暴日呈现减少的趋势,这与参考文献[2]中“过去40年,山东省雷暴

5、日数呈现出在波动中减少的特点”结论相一致,且雷暴的年际变化又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1964―1980年,这一阶段雷暴日数呈现波动式减少的趋势,平均雷暴日为32.0d;第2个阶段为1981―2000年,这一阶段雷暴日数呈现波动式跳跃,平均雷暴日为26.0d;第3个阶段为2001―52013年,这一阶段雷暴日数再次呈现波动式减少趋势,平均雷暴日为23.4d。由图3可以看出,若把雷暴距平百分率≥20%作为多雷暴年,则有9年,其中距平百分率≥30%有5年,1964年、1969年、1977年、1985年和1995年,距平百分率分别

6、为67.9%、64.2%、35.0%、35.0%和35.0%。若把雷暴距平百分率≤-20%作为少雷暴年,则有9年,其中距平百分率≤-30%的有4年,1983年、1989年、2002年和2012年,距平百分率分别为-34.3%、-3.70%、-30.7%和-45.2%,异常年份较少且较为分散。50年中距平百分率在-20%~20%之间的占2/3,说明菏泽市雷暴日数大部分年份围绕平均值波动[2-3]。  2.2雷暴的月、季节变化特征  对1964―2013年菏泽市各月雷暴日数进行统计分析,得知菏泽市在2―11月均有可能出现雷暴(表1、图4

7、),春季(3―5月)平均雷暴日数为4.5d,占全年雷暴日数的16.4%,夏季(6―8月)为雷暴高发期,平均雷暴日数为20.6d,占全年雷暴日数的75.2%,7月出现的雷暴日数为全年最多,平均雷暴日数为9.6d。秋季(9―11月)平均雷暴日数为2.2d,占全年雷暴日数的8%,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出现雷暴较少,平均雷暴日数为0.1d,占全年雷暴日数的0.4%。原因是春夏季节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低空暖湿空气日趋活跃,同时,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上升,更易形成强烈的垂直运动,这种情况在盛夏时最为剧烈,雷暴较为频繁,在秋冬季节,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8、,空气逐渐转为寒冷干燥,不易形成剧烈垂直运动,便很少有雷暴出现。  2.3雷暴的日变化特征  通过对菏泽市所辖9个县区2006―52013年8年逐日雷暴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每一个时段中均有雷暴出现,以下午和夜间居多,雷暴的日变化特征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