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探索

面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探索

ID:31379480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面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探索_第1页
面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探索_第2页
面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探索_第3页
面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探索_第4页
面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面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探索  摘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作为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专业课,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现有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整体教学水平的低下。该文根据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状况,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提出将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法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中。文章深入分析了本课程项目驱动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以及具体教学项目的实施步骤,并指出在实施教学项目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形式项目驱动项目设计  

2、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b)-0084-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自动化、电子信息、电气等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兼备工程性和实践性[1]。在现代测控系统中,不论是工业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还是小型电子嵌入式设备,传感器都处于系统前沿位置,在整个自动控制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2]。作为工业及制造业等领域的基础科学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感器相关知识与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这无疑是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等院校在本课程教

3、学中存在的问题6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集电、光、力、机械、化学、数学及工艺加工技术于一体,这种“多学科交叉性”是其“工程实践性”的集中体现。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本课程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目前看来,本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1学生自身水平差异较大  由于受到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性影响和招生情况的限制,高等院校中同一专业的学生学习水平也不尽相同,但在实际教学中,几乎都会忽略学生的层次差异,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考察方式,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4、  1.2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模式化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涉及种类繁多的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目前主要有两种主线方式:以传感器的物理特性为主线和以参数检测的种类为主线[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讲授各种传感器技术和检测技术原理,很少涉及检测电路的分析和传感器的具体应用。本课程的授课对象多为大三学生,大多无实际工程经验,对他们而言,一方面传感器的公式推导和原理图较为枯燥;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接触过传感器,对传感器的结构,特别是内部结构认识比较抽象,对学习热情有一定影响。  2项目驱动实践教学

5、的迫切性和必要性6  传统的教学过程存在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动实施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灌输知识的对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多向思维的发散,不仅降低了学生对该课程的主动积极性,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4]。特别是对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工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既能够让学生对复杂的检测方法与原理产生兴趣,又能够深入理解具体应用。  在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工程实践背景作为导向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

6、出不同的教学模拟项目和任务,同时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特定的模拟项目[5]。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从而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项目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设计思路分析  在项目实施过程初期,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充分交流和探讨,完成对新知识的讲解以及对项目实施目标的确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需定期检查项目进展状况,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应及时给予指导,但同时应保证越来越多的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在项目实施的后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项目验

7、收,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多种传感器的原理、结构类型、安装、选型以及量程、适用条件。  4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举例  下面以智能寻迹传感器为例,介绍项目驱动实践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智能寻迹传感器可以采用多种检测原理完成,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则可分别讲授各种传感原理及对应的外围电路,但对学生而言无疑是枯燥无味的,即使部分学生有学习6欲望,但也只能掌握理论上的部分知识,对应这种传感器如何测量及应用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将智能寻迹传感器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教学项目来完成。  4.1项

8、目下达  任课教师对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功能要求进行讲解说明。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以能够运动的小车作为载体,设计一个能够按照既定路线行驶的智能寻迹传感器。本项目涉及多种传感器检测原理,不同的检测原理对应不同的传感器特性。  4.2项目组的分配  根据寻迹传感原理的难易程度以及对应检测系统的规模,将学生进行分组,此过程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差异。  4.3项目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