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

ID:31380174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_第1页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_第2页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_第3页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_第4页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  【摘要】文章阐述“双师型”教师内涵,并剖析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高职院校  1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特色,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但何谓“双师型”教师,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得到认可的定义,大体上认为有两种解释:“双职称型”和“双素质型”,“双

2、职称型”是指教师除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获得其他职称,如工程师、技师等;“双素质型”是指教师既能上好理论课也能上好实践课,具备双重素质。这样就要求教师除具备教师的基础理论外,还得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实训能力。  2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面临的问题:5  (1)目前,各高职院校引进的教师都得是本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有的甚至是博士毕业生,这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水平和学历条件,从教师的培养来说是好的事情,但从另一方说,刚进校的教师从一个校门进入另一个校门,理论水平足够,但缺少的是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而且高职院校强调职称的重要性,往往以有多少教授

3、、副教授作为参评示范校、示范专业的条件。  (2)各高职院校重视学历、职称提高的同时,忽略了对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统一的规划,也缺少科学的合理的评价,往往制定教师假期到企业实践一段时间的制度,20天或30天为一阶段,也不跟踪考核,造成部分教师不认真实践,甚至逃避实践。  (3)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是《教师法》,无论是从企业引进、还是从高校毕业生中挑选的教师,教师只要考取教师资格证就可以从事教师工作,进行教学工作,这使得高职教师的任职标准过于形式化,也没有体现高职特色,所以说,高职教师的准入制度并没有形成,这在一定

4、程度上降低了高职教师的入职标准。  (4)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数都是从中职学校升入高职后,直接转移过来的,也有一部分教师是从高校研究生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当然也有从企业调过来的,但毕竟是少数,造成学校中有企业背景、具有企业经验的教师比例偏低,如我校有教师357人,具有企业一线生产经验的只有57人,缺乏对高职教育的经验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由此可见,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环节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与时俱进”的观念,研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

5、师培养机制的问题,培养机制涵盖了师资聘用、考核、评价、培训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完整化的系统,培养机制的建立健全,可以使“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形成制度,得以规范和明确,给高职院校教师培养提供一些新的视野。5  3“双师型”教师的两种素质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倡导的,也是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双师型”教师要根据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特点,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应具备两种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和专业实践素质。专业理论素质主要指职业道德、创新素质、心理素质、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等。专业实践素质是指

6、实践动手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实习指导能力、产学研相结合能力等。两种素质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构成“双师型”教师的素质体系。  4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主要包括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的环境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及多元化的培训机制等四个方面。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手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教师的潜力,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应出台鼓励“双师型”教师的政策,坚持在分配、评先,评优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引导教师向“双师素质”方向发展。增加“双

7、师型”教师待遇的权重,在课时费、职务津贴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这样形成一种明确的双师导向“福利激励”机制。在物质激励的同时,给予“双师型”教师足够的精神激励,学院在评选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时,将是否为“双师型”教师作为评选的首要条件,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自我。  (2)建立有利的环境机制5  “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近年来,随着各高职院校的扩招,教师的教学压力陡然增大,每周16-20节课时已经是很普通的工作量,大部分教师除了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已经无暇顾及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有

8、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内部环境没有形成。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内部创建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内部环境,加强教师职教理念学习,引导教师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了解先进的理论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