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语文”的内涵、理据与模式建构

“发现语文”的内涵、理据与模式建构

ID:31385622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发现语文”的内涵、理据与模式建构_第1页
“发现语文”的内涵、理据与模式建构_第2页
“发现语文”的内涵、理据与模式建构_第3页
“发现语文”的内涵、理据与模式建构_第4页
“发现语文”的内涵、理据与模式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现语文”的内涵、理据与模式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发现语文”的内涵、理据与模式建构  戴继华,硕士,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曾获全国教学实践改革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研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高考优秀指导老师、南通市园丁奖、南通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等30多项荣誉称号。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数十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10多部,其中有两书获江苏省优秀校本教材二等奖;主持或参研省级以上课题5个;论文《研究性学习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主张课堂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好课。  将“发现”与“语文”联袂,我们姑且称

2、之为“发现语文”。这仅仅是“方便说”,因为“发现语文”并不是“发现”与“语文”二者简单的叠加,其含义丰富,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一种教学主张、一种教学方法。  一、“发现语文”的基本内涵  “发现语文”的核心概念主要有三个:发现、发现学习、语文发现教学。  什么是发现?从表象看,我们所理解的“发现”,并不是科学家在自身研究的本领域进行的“原发现”,而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再发现”;从本质看,作为“再发现”的“发现”是一种领悟,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将之概括成“直觉”。他认为,直觉“是指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而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或结构性的行为”7。无论是表象还是本

3、质,这种“再发现”都需要一种重构,一种从课程角度进行的再编制,这种编制通常包括“缩短”“平坡”“精简”等形式。“缩短”即“将冗长的原始过程剪辑一番,使之缩短,变成一条捷径,不要求再现原先知识的全过程”;“平坡”即“将原始发现过程中的大的坡度削平一点,通过提示或其他方法降低一些难度,使之稍具难度而仍有发现学习的价值”;“精简”即“删除一些原始进程中的繁杂的枝节问题,减少原始进程中众多的迷途、岔道、可能性,精简为少量的迷途、岔道、可能性,供学生选择思维”。  “发现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基于发现的学习,即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等。从不同的角

4、度考察,“发现学习”具有多种特点,其核心且必备的特点是“有意义”。“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一般包括“意欲发现的问题有意义”“孩子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动机”“发现的路径有意义”“构建的过程有意义”等若干层次内涵。  “发现语文”其实应称之为“语文发现教学”,它是语文教师基于“发现”和“发现学习”的教学,是植根汉语言母语教学基本规律和根本特点,以“发现”为过程和方式,运用发现理论协调语文教学中种种关系和矛盾,实施语文课程教学,推动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升的教学方法。  二、“发现语文”的理论依据  “发现语文”有着丰厚的理论依据,并已经衍生出极强的教学现实意义。  1.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 

5、 《论语》记载孔子的话:“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这句话彰显的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学记》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教学专著,其中写道:“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大致是说,教师施教,就是启发诱导。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压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诱导而不牵拉

6、,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是件愉快的事,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积极思维。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学记》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与我们提倡的“语文发现教学”的主张也高度契合。“语文发现教学”的前提是“发现”与“发现学习”,而“发现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选择、自主建构。  2.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产婆术”也称“苏格拉底法”。该方法源于苏格拉底在与学生谈话时,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

7、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这一方法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步骤。“讽刺”是指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7“助产”是指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则指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这一理论,彰显了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思想。东、西方教育睿思异曲同工,有力地支撑了“语文发现教学”的主张。  3.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在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理论之前,卢梭、斯宾塞等都提倡过“发现教学法”;杜威将“发现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