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

ID:31387963

大小:11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09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_第1页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_第2页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_第3页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_第4页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其目的是通过化解对有效供给的约束与抑制,调整、升级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高地建设,提升供给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高职教育发展存在层级结构单一,专业结构不均衡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要求,优化专业结构,淘汰过时专业,调整课程内容,完善课程实践形式,适时进行供给侧改革,对高职教育发展自身进行结构性优化和完善,让高职教育扎根于产业升级、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  关键词:产业;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教育结构  作者简介:花鸥(1982-),男,江苏东台人,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2、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通信作者:曾庆琪(1964-),男,江苏句容人,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江苏高职教育产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B-a/2013/03/015),主持人:花鸥。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8-0017-06  一、前言13  高职教育作为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最直接、最有力的因素,其真正生命力在于对经济产业的适应性和服务性,能够与产业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进行动态互动耦合。“十二五”期间,我国高职教

3、育发展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存在人才培养标准滞后于产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与岗位需求不适应,关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迟缓,行业企业融入职业教育程度不高等问题[1],虽然从学校、学生、家长等需求方着手解决,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存在。  目前,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主要从供给端入手,通过化解对有效供给的约束与抑制,调整升级经济和产业结构,解决供需矛盾,提升供给的质量与效益,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具体到高职教育领域则是通过结构性改革,推进高职结构调整,着眼提高供给质量,改变传统单一供给结构,逐步形成层次多样,内容丰富、多元可选择性的供给侧结构,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社会不同层次群体

4、的不同要求。于是,在新经济条件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结构适应性调整实然成为高职教育面对的新问题、新实践。  二、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及特征趋势  (一)产业结构发展与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遵循一般规律经历了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推进的变化趋势。“十二五”期间,从各产业在GDP所占构成来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其“农林牧副渔”等内部结构逐步得到改善;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直至“十二五”13期间的45%左右,且工业内部结构得到不断改善与升级。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在GDP中的所占比重从2010年的44.2%大幅上升

5、至2014年的48.1%。从产业结构来看,虽然中国三大产业发展均衡性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无论是促进制造业提档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还是提高居民消费档次的生活性服务业,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处在20世纪末的水平(见表1)。  (二)三大产业发展特征及趋向  1.向开放性服务转向,服务化及服务性倾向明显。“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加快发展趋势,不仅仅是停留在生活性服务业,还不断向第一、第二产业进行渗透服务。第三产业比重自2012年的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45%之时,我国产业结构有了一个飞速的质变。从消费需求层次来看,已经从“生存满足”的基本层次转向较

6、高的“发展享受”层次,人们对医疗教育、保健养生、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服务需求日益扩大,期望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生产影响因素来看,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研发设计、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  2.向“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奋进,工业高附加值、高技术创新比重上升明显。为摆脱前期工业化过程中存在低附加值、国际分工处于下游产业链劣势等问题,我国越来越注意强化研发设计和自主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工业化的积累,在装备、轻纺、食品、建材等行业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制造业品牌,例如:华为、联想、海尔、三一重工、徐工等企业,以及我国口碑良好的高铁、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

7、等等,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甚至有一些强势品牌。13  3.向农业现代化迈进,农业功能化扩展明显。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不仅仅为大众提供粮食生产,还主动丰富和深挖农业其他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间的相互融合。比如,通过城镇化和土地流转政策,强化农场和农户关系,加快现代家庭农场和农村经济合作社等新兴农业经营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依托农村、农业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服务业;完善农业生态功能,发展生态休闲观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