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水墨:寻找“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

儿童水墨:寻找“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

ID:31388215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儿童水墨:寻找“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_第1页
儿童水墨:寻找“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_第2页
儿童水墨:寻找“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_第3页
儿童水墨:寻找“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_第4页
儿童水墨:寻找“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水墨:寻找“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水墨:寻找“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  【摘要】儿童水墨以文化回归的使命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以水和墨的自然融合映射儿童的内心。这种文化回归不是复制古人的“脱俗思想”,而是吸纳传统的“文化因子”,为儿童的心灵注入“清泉”,用水墨表现童趣、用精神浸染童心、用文化浸润童年。为此,我们需要紧密关联区域文化,选择利用与儿童相适的水墨素材与方法,寻找“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彰显儿童水墨画教学的儿童味与文化味。  【关键词】儿童水墨;本域文化;素材;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51-02  【作者

2、简介】周亚君,江苏省宜兴市阳羡小学(江苏宜兴,214200),一级教师。  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儿童水墨教学无疑应注重儿童性与文化性。然而,审视儿童水墨教学现状,脱离儿童、注重形式、文化虚无等偏离主旨的教学现象并不少见,因此,我们需要厘清儿童水墨教学的指向,弄清绘画素材与教学方法,积极寻找“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  一、儿童水墨教学的指向5  儿童水墨教学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当我们在忙于水墨画教学时,首要思考的就是教学指向,儿童水墨到底为什么而教,水墨画教学需要传递什么样的文化意味?为特色,为特长,为传统,指向不同,价值也不同。笔者的回答是“以画养品,以文化人”,

3、用水墨表现童趣、用精神浸染童心、用文化浸润童年。这意味着儿童水墨教学既需要儿童的立场,也需要文化的立场。故儿童水墨教学不仅仅是传统技能的传承,更应是文化精神的传递。忽略了“养品化人”的价值取向,水墨画教学只会是“有形无义”的机械复制和线条堆砌。  二、儿童水墨的素材  我们所处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问题是,“元素越多越缭乱”。水墨素材的选择是否有径可循?首都师大尹少淳教授指出,当前世界美术教育呈现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关注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主张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确,儿童水墨教学应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教师应将携带着乡土气息的文化元素纳入课堂

4、。  1.融情趣:水墨童心,以画养趣。  我们理解的儿童水墨画是什么?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顺应童心、童趣的水墨表达形式。毋庸置疑,学生的童心是最值得珍视、最为灿烂的风景。水墨教学应基于儿童立场,并尽可能通过这样的载体,让学生童眼看世界,自由描绘灿烂童心,尽情表达笔墨意趣。如作品《大舞台》(见图1)表达的是小女孩第一次参加舞台演出的情景,好奇、天真、无邪,溢满童趣与幸福,携带着生活文化,映照童心。  2.融特色:陶韵茶香,以画养品。5  紫砂壶、阳羡茶、美彩陶等都是宜兴闻名海内外的本土特色物产。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融合陶茶文化,轻轻点击陶与茶,学生便可自然进入自己

5、亲近的生活场景,自由地用水墨表达陶韵茶香。如:有学生画出自己跟着爸爸做壶、晒壶的经历。笔墨气韵展示的不仅是生活现实,更传递着劳动乐趣。在做陶中学做事做人,在陶韵茶香中体验成长的幸福。  3.融愿景:多彩校园,以画养意。  校园文化是学生的“成长土壤”,也是学生重要的绘画素材来源。我校的校园文化多姿多彩,学生人人参与,乐在其中,水墨作品充满了勃勃生机。  4.融诗文:宜人山水,以画养文。  我们将水墨画教学与语文中的经典诵读相结合,突破学科壁垒,让学生收集、整理、阅读与宜兴有关的名人诗作。行观景致,坐读诗文,或是自由呼吸,感悟诗意;或是尽情遐想,创作新诗;或是以诗配

6、画,诗画合璧;营造浓浓的人文氛围。在指导学生用水墨画进行表现时,我注重解读思想内涵,融合水墨晕染、线描、儿童诗,用黑与白,用凝练的笔墨与优雅的色彩,让学生们晕染出一片片自在神游的意境。  5.融自然:闲居乡情,以画养雅。  林间弈棋,竹下品茶,东?鸹?船垂钓,善卷洞中谈心论道,云烟缭绕的竹海山峰,淡雅隽丽的乡村景色……皆能成为学生笔下的素材。  三、儿童水墨的教学方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当教师执着地让学生进行临摹时,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这种程式化的传统方法是否会使儿童处于被动的境地,削弱其能动性与创造性,造成自我迷失与文化缺失。教学

7、中,我们需要摆脱僵化临摹,寻找知识技能与儿童主体的有机联系,传递最自然的水墨文化。5  1.增强相适性,避免“无本化”。  作为传统文化课程,儿童水墨课,既不为“特色”功利而来,又不为“脱俗”达标而限,而是一种以儿童为本的“适应性”课程。无论是“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还是“拿来就用”的自由主义,都是一种“无本化”教学,容易造成儿童性和文化性缺失。因此,儿童水墨教学应寻求一种文化的浸润,形成水、墨、儿童、文化的自然交融,并通过生本化的生活意境与相适性的文化传递,培养学生心智,陶冶其情操。这种呼应儿童本性的“水墨文化”,能够深深印记于学生的潜意识之中,且不会随着时间流

8、逝而淡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