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

也谈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

ID:3138851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也谈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_第1页
也谈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_第2页
也谈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_第3页
也谈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_第4页
也谈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也谈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也谈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  摘要:预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提前学习、得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更有效。本文就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53-01  日本学习方法研究会会长石川勤先生说:“所谓预习,也就是在上课以前,要明白自己想学什么,想知道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上课。这样一来,课堂学习就会充满活力,学习不再是别人的事,自己就会变成课堂的主人。”因此,

2、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唤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一、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现状分析  一是态度不端正:学生对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大多是应付,对预习真正感兴趣的同学不多,只是迫于“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是家长的“严格要求”5,因而应付一下,勉强完成,其效果也不明显;二是形式简单:大多数孩子完成预习作业时,也只是勾画生字和词语罢了,其他的有如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就省略了;三是抄《教材全解》等资料书,不动脑子去用自己的语言知识积累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照着书上的读;四是问题肤浅:大多数学生去进行课

3、前预习时,对于文本的理解很少,思考也是没有。没有习惯对于文章的内容提出疑问,大多提出来的问题浅显,多数问题没有多大的研讨价值。而教师本身也存在预习作业设计不够细致和学法上缺少指导等问题。  二、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激发预习兴趣  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怎样让学生自觉自愿投身于预习之中,并且乐在其中呢?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更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情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在课前预习时,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孩子兴趣的话题、习题,让他们多形式地接触,不仅预习了课文,还锻炼了能力。这就

4、需要教师善于以自己的激情与智慧去煽风点火,有必要时更可火上浇油,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所有好奇心与积极性参与到预习中,让学生信心十足,动力强劲。  2、掌握预习方法  交给学生语文预习的基本方法――“五步预习法”。  一读:俗话说:“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新学习一篇课文,第一步就是要求学生预习时要捧起书本放声朗读三遍。第一遍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让孩子自己对课文有个大致内容的了解。第二遍读课文,读着读着就能解决课文中的“拦路虎”5,有些词通过联系上下文就能理解,不能解决的,就可以通过利用工具书或是请教别人的途径来解决。第三遍读课文,体会作

5、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又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读”字,学生预习课文,更离不开“读”。  二标:标就是在预习时要勤动笔。正如徐特立先生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划划,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标小节号码,划好词佳句,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在预习过程中,要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做标记。比如:用“――”标出文中的生字新词,用“▲”标出自己容易读错的词语,用"---?"标出疑难的地方,用"~~"划出好词好句,用“()”标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

6、…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步增强。  三查:查在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不理解的词语等。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查的方式很少,只能利用工具书来帮助理解字词。像浏览网页或查找文献资料深化对预习内容的了解,或做一些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是很少有的,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和同学一起上网查查资料,做好笔记,并从图书室寻找相关篇著,尽可能让学生多阅读。  四想: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难开始。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想想课文中某些词语的意思;通过课文后面的“思考与练习”,想想整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想想课文主要内容、课后问题、文

7、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经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上起课来就很主动,听着正确答案,从而知道自己思维的差异。长此以往,学生通过不断思考、调整,就会渐渐缩短思维的差距,使自己的思维更加规范、有序、准确,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5  五记: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并把自己认为文中的优美的词句,段落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只要坚持摘抄,不但会丰富自己的词汇库,还会增强口头或书面的表达能力。对以后学生的习作也大有帮助。  3、循序渐进引导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有的问题不可能全放在课堂,预习得好,学生的语文学习容量就增大了,时间延长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良好的语

8、文学习习惯养成了,语文素养提高的进程就加快了。有些问题因为有了准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