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ID:3139171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_第1页
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_第2页
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_第3页
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工程.经过多年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取得了一些实效,也让一些教师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可以说,基础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不改革则会落后,就会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但是,一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如何更加有效地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是一项时代教育课题.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坚持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既要顺应学生的数学认知现实,又要迎合学生的情感现实,也要符合学生的成长现实,进而打造和谐、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一、以生为本,顺应学生的数学认知现实  如何

2、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笔者认为,应该努力引导学生认真经历数学知识,而如何经历数学知识呢?应该讲究由表到里、由外到内、由粗到精、由繁到简、由散到整的多个学习过程.小学数学不需要学生去不断地追根溯源、也不需要学生不断地由果索因.目的是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学习及感受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去感受数学知识,去回归生活.为此,教师在改革过程中,就要以生为本,顺应学生的数学认知现实,实施数学和生活的教学理念,不断彰显出小学数学之应用功能及文化功能.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平均数”4这个知识时,笔者就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优化教学

3、方法,精心设计了小王、小朱、小李三名学生投篮之情境.小王3次投篮都投中了5个球,小朱3次投篮分别投中了3个、5个、4个,小李3次投篮投中的个数分别是3个、7个、2个.此时,笔者进一步追问:“可以用什么来代表这三名学生的投篮水平?”这个问题就是围绕“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个知识点而设计的,学生结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现实,则很快地实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迁移,并很快地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并将平均数这个概念牢牢地记在大脑里.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必须契合学生的需要,我们唯有顺应学生的认知实际,设计契合学生认知需要的情境,才能将学生引入他们心驰神往的境地,自觉主动的开

4、展学习.  二、以生为本,迎合学生的情感现实  教师要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则要准确把握数学课堂之情境创设,如何选择素材,如何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如何进行教学结构的安排,并要学会妙用多种教学工具比如多媒体的使用,让教学课堂能够变得更加简洁、更加清晰、更加流畅、更加丰富、更加深刻,从而打造出优质及高效的课堂,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基础水平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及素养大幅度地提升.所以,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就要以学生为本,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迎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及情感特点.其实,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世界里,小学生往往是在追求清晰明了的数学知识,喜欢探索简单而实用的学习方法.这可以说符合学

5、生的学习意愿,也符合学生的学习欲望.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小数”这个知识时,笔者就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黑板上画出1个长方形,然后从口袋里拿出1元,告知学生用1元来表示这个长方形,指导学生思考一下44角该如何在长方形中表示.待学生进入思考之际,笔者又顺势引出平面图形中的小数,接着使用直尺来测量彩带之长度,然后借助多媒体这个现代教学工具,让直尺上的直观小数“隐身”成为数轴上的抽象小数,这样顺其自然地引出了数轴上的这个小数,自然地解决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认知上存在的学习难点,也迎合了学生学习上的积极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从生活原型巧妙地抽象成为数学知识

6、的一种简单而实用的建模过程,将生活原型向数学模型之推进,可以说在课堂上演译得淋漓尽致.  三、以生为本,符合学生的成长现实  学生和数学属于小学数学教育上的2个着力点及立足点.如何实现学生与数学更加和谐,则可以从学生的视角来品味数学,并从数学的视角来读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并且围绕学生发展来进一步实施课堂教学实践.基于这个教学理念,笔者常常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精心设计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之课堂教学环境,积极构建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众所周知,课堂属于学生学习的平台,也是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也是学

7、生共同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因此,应该努力实现学生与数学之和谐,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负数”这个知识时,笔者就从学生的视角来理解比较抽象的负数概念,精心设计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明星的身高当作研究素材,然后选定某位大家熟悉的体育明星的身高当作对比的标准――“0”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设计,就让抽象的负数概念融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4负数实际上是表示两个相对或相反的量”之内涵.由此可见,这种以生为本,符合学生成长现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